去年 4 月,年僅 17 歲的波蘭少女 Krystyna Paszko 決心開設網店。此舉看似是年青人勇敢創業,售賣面霜、唇膏及眼影等化妝品賺零用錢,但其實一切只為掩人耳目,好讓家暴受害者能以網購為藉口,瞞過施暴者來尋求諮詢及援助。這個創意十足的善舉救了不少人,還為女孩帶來意外的嘉許。
Paszko 表示,成立網店 Camomiles and Pansies 的契機來自外國報道。「起初,我聽說在疫症大流行期間,家暴案件有所增加,其後得悉法國那邊有個提議,讓人們去藥房說要購買一種特別口罩,向藥劑師暗示自己是家暴受害者。我認為這個想法很棒,因而萌生假裝售賣化妝品的念頭。」
當受害者留言想買面霜時,心理學家就會代替銷售員回覆,詢問「肌膚問題」持續多久,或受影響皮膚對酒精有何反應。若「顧客」選擇「購買」並留下住址,實際上就是要求當局家訪的暗號。Paszko 在 Facebook 公開計劃後,接獲無數查詢。「我以為這只適用於我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幫助一、兩個人,沒想到在 Facebook 廣泛流傳,受很多人關注。」
由於迴響巨大,Paszko 向波蘭的非政府組織「婦女權利中心」尋求支援,獲安排多名心理學家及律師合作。網站啟動至今,收到逾 350 人聯繫,受害者大多是 40 歲以下的人,約有 10% 為男性。Paszko 指出:「年輕女性傾向在 Facebook 發言多於致電,對她們來說用 Facebook 聊天較為自然。而大部分發訊息來的男性都是青少年。」
Krystyna 如此關注人權,與其童軍生活有莫大關係。她不只領導一隊華沙童軍,還為小隊創立 Facebook 專頁。「多年來,我一直關注人權和婦女權益,並得知家暴增加的情況,希望為此出力。在這之前,我創立了自己的童軍專頁。擔任童軍的經歷,教會我幫助別人,以及對周邊環境時刻保持關注,有多重要。」
Krystyna 的提案成為歐盟「公民團結獎」23 個得獎項目之一,該獎旨在表揚解決疫症所致問題的民間社會組織,並會送出 10,000 歐元(約 9.3 萬港元)獎金。她收到獲獎消息後,很興幸虐待問題受到關注:「這令公眾正視問題並作出思考。」她亦為自己的團隊感到高興,因為他們致力推動此事,並計劃讓「網店」繼續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