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總是令人著魔的「太平世」

A+A-
老布勒哲爾(Pieter Bruegel the Elder)名作「巴別塔(The Tower of Babel)」(局部)。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最近又看到一則有意思的歷史資料,是康有為在「大同書」中構想的所謂「太平世」,可堪與 20 世紀政治,甚至今日美國左派「進步主義」相提並論,真可謂料事如神。譬如這樣幾條:

  1. 無國家,全世界置一總政府,分若干區域;
  2. 無家族,男女同棲不得逾一年,屆期須易人;
  3. 成年後由政府指派分任農、工等生產事業;
  4. 設公共宿舍、公共食堂,有等差,各以其勞作所入自由享用。

首先「無國家」,就很符合美國左派呼籲的開放國門,取締邊境,聽起來也很高尚,相形之下,「國家」這個概念先天就有原罪,譬如日本、南韓、以色列這樣志不在引入多種族移民者,就已經罪同「恐外」,而「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呼聲,顯然違背了這一偉大理想,而不斷遭到左派的鞭撻。

但是,全世界置一「總政府」,分若干區,即使是 70 億人一人一票選出,總政府之權力,又由誰來限制監管?總政府的總總統,又是不是成了分區總統的大波士?總政府的資源、人力,規模又將如何?如果是一個巨無霸,那全球選民供養這個總政府,又要交多少稅?以全球各國政府普遍之低效、無能、做事拖杳,層層卸膊的一貫特色,分配各種資源給 70 億人,將是何等漫長之過程?如果是糧食、藥物這等緊急物資,等到分派,那還不害死人?

而且,眾所周知,但凡權力資源愈集中,如蟻附羶的人就愈多,和權力沾親帶故的人,可以輕易從中盤剝,任何一個「蚊型」機構,甚至打正旗號「非牟利」的慈善組織都尚且不能例外,還要全球「總政府」!?除了喊 Mamma mia,我真不知說甚麼好。

再者,「無家族」這件事,進步主義也在致力推行,至少美國國會已率先刪除了父母、兄弟姊妹等一概含有性別指稱的詞彙;更甚者,在左派進步主義氾濫的地方,單身母親也很多,反正政府「加大力度」給予資助,也吸引不少男女繼續選擇同居,否則少了這份福利,就不划算了嘛。非婚生兒童遭遺棄的比例又格外高,因此又有「寄養家庭」這種專門的「福利產業」,確實對於家庭這一古老的制度,有釜底抽薪之效。

康有為還特別提到「男女不得同居超過一年」,提倡換妻換夫,不知道是基於何種福祉考慮?滿心期待換一個(還是幾個?)美貌優秀的人我可以理解,換到人渣醜八怪怎麼辦?這種提議,聽起來好像很過癮,或許也可以滿足一些性上癮的人群,但是不要忘了人與人天生有別,一年之內兩情相悅的人到期強行拆散還是怎樣?即使在自由選擇的前提下,為情自殺的人也不在少數,康有為的構想,是打算製造多少人間悲劇?還是說,這種政策,目的是從根本預先扼殺愛情?那麼賈寶玉、羅密歐這類天生情種,是不是要給他們打「懵仔針」,以絕後患?

至於政府分派工作,蘇聯和中國等在上個世紀已經大規模實驗過,但是康有為以他極其局限的認知和想像力,只知道農工等生產事業,這世上還有很多沒有直接「產能」的事業,譬如 YouTuber、KOL、電競選手、模特兒,即使美術館、音樂會這等存在都沒有甚麼生產,只是給人精神愉悅或者滿足,甚至閒坐發呆,根據康有為的標準,這類不事生產者,又是不是要全部消滅?

公共宿舍、食堂之構想,更加是粗糙之極,是假設所有人要求、口味、個性都一樣,都能滿足於同一個標準,而沒有更高或者其他的期望,可康有為本人到頭來還是在美國、歐洲購置房產,他畢竟沒有在鄉下辦一個人民公社,向所有農民開放,和他們同吃一桌,同睡一室?

康有為這等構想,其實就是胡說八道,稍稍明事理就能戳穿他的虛妄,卻為何總有人捧場?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從古至今都不變的,就是這種出於炫耀知識學問,美其名曰「理性思考」的傲慢自大,以為自己一人的「高尚」理念,可以放諸四海皆準,而不相信人的「自由意志」,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由選擇,自行判斷,完全罔顧人性的錯綜複雜,千變萬化。滿心以為這類知識「精英」,就肯定更為聰明高尚,他們的設想,無論是聽來比較體面的理想國、烏托邦,還是瘋狂夢囈般的太平天國或者康聖人的「太平世」,就一定很高明很正確,其他人如果反對,也是因為他們太愚蠢,不明白賢者的苦心而已。

最令人驚悚的是,「大同書」還提到人死之後一律火葬,火葬場比鄰就建肥料工廠 —— 這種「物盡其用」的思維,某程度上倒是和納粹不謀而合,集中營裡的大量死者,就是這樣被當作各種「物資」處理掉了。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