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Fung:李嘉誠念念不忘再工業化

A+A-
維港投資永續科技負責人鄭嘉泳(Wayne)。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李嘉誠私人投資旗艦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罕有主動公開 4 項新投資,銳意把尖端科技所創造的「新物料」鑄入傳統工業,科技含金量之高,不單足以顛覆行業,更是一系列響應地球永續發展的破格概念。而其背後原來也是呼應李嘉誠自己在 18 年前向港府所倡議的「再工業化」概念,「我們在努力尋找『下回常態』,重視可持續發展,改善未來。」

靠塑膠花賺取第一桶金的李嘉誠,早在沙士重創經濟的 2003 年向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建議,香港要走再工業化發展經濟,在深圳與香港之間的河套地區設立免稅工業特區,可惜一直不獲回音,最後更遭到時任工商及科技局局長曾俊華潑冷水,形容「香港不會返轉頭再做膠花」。

儘管遭受作風保守的曾俊華及特區政府揶揄,但李嘉誠一直未有忘掉「再工業化」的念頭,退任長和系主席後,決意捲土重來,用維港投資真金白銀去物色全球最頂尖的科技,決意把尖端科技帶回來,冀能讓香港經濟更多元化。

Wayne 一再強調,香港政府有責任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才能夠吸引高科技企業進駐本地。

「李先生相信工業是年青人社會向上流動的支持」,18 年過去,今天,維港投資永續科技負責人鄭嘉泳(Wayne)就跟我分享,「再工業化」已不再是口號,關鍵是能否把創新科技企業化(enterprising),才能夠真正實現這個「聽似」陳腔濫調的概念,為香港下一代帶來出路。

他一再強調,香港政府有責任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才能夠吸引高科技企業進駐本地,「政策也要夠精準,這些企業要的不只是地皮,而是一些實質有利科技企業的支援和補貼」。雖然香港今天仍是個能夠吸引資金的國際化城市,也有足夠的本土科研人才及商業人才。

回看過去幾十年的香港經濟發展,沙士是一個重要的歷史轉折點。當年香港經濟因而遭受重創,百廢待興,最後靠 2003 年與內地簽訂「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及開放自由行(港澳個人遊),帶動往後十多年的經濟騰飛,但官僚主義作祟的港府就坐食山崩,不思進取,扼殺不少好建議。

搞創新,從來不是有錢就能夠水到渠成,最重要的,還是政府需懷著服務心態,去跟擁有頂尖技術的企業共探出路。Wayne 用以色列為例,與香港做比較,形容兩個地方地緣政治相似,但以色列人往往能夠利用科技手段,解決各種因資源短缺所衍生的問題,優點絕不止於勤奮耐勞。

現時香港政局緊張,Wayne 承認,不少自己接觸過的外國企業,也關心本地的最新政經局勢。「維港投資當然希望新科技能夠惠澤香港及其餘大中華地區,畢竟香港算是一條橋樑,接連龐大市場,但就算一些科技企業最終未能落戶香港,我們投資的技術,也總能夠用其他方式為世界作出貢獻。」

對此,李嘉誠於 2018 年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曾經提過,「我創業的時代,塑料和生產科技是最時尚的…… 但在經營塑膠廠時,也常常警惕去檢視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我每天也在『作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

戰爭期間,軍醫會用嗎啡為傷兵止痛,但一不小心,他們卻會嗎啡成癮。香港的就業情況和經濟增長,多年來過分依賴零售、旅遊及金融,18 年前靠政策救得了,但 18 年後肺炎再次襲港,恐怕人不自救,而非人救之也。

一個偉大的投資者,永遠是在考量未來的機遇與危局,全球經濟市場的危機愈趨劇烈,今天李嘉誠已不再停留於投資一些沉醉於商業遊戲的公司,反而大力尋求對全球持續性發展的破格科技,意圖解決未來十年、甚至數十年迎面而來的問題。

維港投資 4 間革新物料科技公司

1. AlgiKnit

創造出使用海帶的生物可降解纖維及紗線,治理「快速時尚」帶來的惡性循環及環境問題。AlgiKnit 帶來一個可再生選擇,取代廣泛及高度使用的高污染纖維,如聚酯纖維及尼龍。

海帶是地球上生長最快的生物之一,且能吸走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吸入速度比陸上植物快 5 倍。可分解的海藻類纖維,可應用於多元範疇,如服裝和鞋履,並不會產生塑膠微粒污染。

2. Varden

顛覆使用一次性塑料的消費品包裝,結合專有的生物化學和纖維熱成(fiber-thermoforming)技術,用食物廢料如甘蔗渣為原材料,以「生物模仿」過程,改變消費品包裝的設計方式。以百分百可堆肥材料,製造出「咖啡膠囊」和「藥丸包裝」,提供更低成本、優質及可持續的取代方案,同時能保持產品質量的選擇,也不會像傳統塑料般,對環境構成負擔。

3. Xampla

全球首個可商用的植物蛋白材料。取代日常即棄塑料產品,如薄膜包裝、便利小包裝,甚至是不為人留意,在護膚霜、潔膚液中的塑膠微粒,Xampla 也可以提供能自然分解的選擇。Xampla 的專利製造過程,透過超分子工程,把植物蛋白轉化為新材料,其中不涉及合成成分,無論是功能性及結構性,都能在多種應用上取代塑膠。

4. Spiderwort

組織工程新創公司,專注於研發一種創新的植物基生物材料支架,為未來的再生醫學作出貢獻。團隊的纖維素技術可作出廣泛應用,包括其重點項目:修復脊髓受損(SCI)。此技術更獲美國 FDA 納入為「突破醫學器材」。

Spiderwort 以其專利技術,創造出植物纖維素支架,支撐數個細胞種類的生長。這廣泛的組織工程得以實現,是透過獨特的微結構分離和製造過程,與目標組織的細胞外基質結構作出配對。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佬。從事過公共政策、科網、金融、媒體相關工作,近年轉型專注於 ESG 領域,成為全球首批特許 ESG 分析員,不時也文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