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紀的德國人,如何把山洞變成安樂窩

A+A-
朗根施泰因 10 所保留下來的洞穴屋有一半對外開放,現已成為當地旅遊景點。 圖片來源:Klaus-Dietmar Gabbert/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周易有云:「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原始人類曾經在漫長歲月裡,棲身於天然洞穴之中,以擋風避雨。後來,人類的經濟活動延伸到平原地區,才慢慢走出山洞,並掌握基本建築技術。可是,在 19 世紀的德國,曾經有一班人為了解決房屋需要,逆歷史潮流而行,重返洞穴,建立自己的安樂窩,部分洞屋到今天依然保存良好。

1840 年代,今天德國一帶尚未統一,但已踏上急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道路,其中普魯士更是世界強國之列。那時候德國一帶人口暴增,失業問題嚴重,貧苦大眾的土地被強佔,人口四處遷徙,特別是偏遠地區的人民。密芝根州立大學歷史學教授 Leslie Page Moch形容當時普魯士鄉郊地區走向「無產階級化」(proletarianization),沒有土地的人最有動力四處遷移,尋找機遇,但他們同時又最受農村發展危機所影響。

到 1850 年代,普魯士有一個偏遠地區名為朗根施泰因(Langenstein),由林鮑家族(Rimpau family)所管治。家中話事人奥古斯特.林鮑(August Wilhelm Rimpau)不單是政治家,更加是出色的農業家。他大舉開墾農田,過程中招募了很多工人,希望他們留下來長期打理農務。開闢耕地的方法有了,要找到工人也不難,最煩惱是要為工人找到合適的居住地方。當地鄰近哈茨山脈(Harz Mountains),平地不多,但到 1855 年的時候,已經有 2,000 人居住。

當地議會知道,早在 18 世紀末已有少數人居住在附近山洞裡,於是萌生讓工人搬進洞穴的念頭。他們考察小鎮邊陲一帶山脊上的砂岩洞,以粉筆標示合適居住的山洞,並抽籤決定哪一個「幸運」家庭可以入住。這些家庭白天已經要處理繁重的農務,下班後還要修築洞宅,洞穴有些部分的岩石很堅固,他們平均要花一年半時間才完成工程,初時就只能睡在洞口的臨時屋簷之下,冬天還要捱冷。

長駐哈茨山脈的地質學家 Esther Czymoch 向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表示,洞穴的砂岩可以抵擋寒風冷雨,有時雨點會滲入岩石,但砂岩的孔隙集起雨點,不會滲進室內。而岩石亦能有效封存室內的暖氣,令溫度保持舒適,加上當時的洞宅都面向南方,可以接收到陽光,所以不失為可以居住的地方。那些洞宅一般有 300 多平方呎,居民會添置基本傢具,以牛脂燈照明,以柴生火煮食。屋外會養羊,吃掉附近的植物,令洞宅不會超荷而倒塌。

Atlas Obscura 形容,居民十分有發明精神,會用木材設計出鞋拔子到攪拌器等工具,又會把大麥烘焙成咖啡。洞宅煙囪經過精心安置,遠離廚房,能夠把熱力長時間鎖在屋內,而廁所就置於屋外,盡量保持乾爽。最後一個洞宅居民在 1910 年去世,但屋子的權產不能傳給子孫,而是歸市政府所有。這些洞宅後來被用作酒窖,也有被私人發展商買下,蓋成新式房子。現時朗根施泰因還可以找到大約 10 個洞宅,當中 5 個多年來被重點保存,並開放予旅客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