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說遊戲作者的家園曾被燒掉,要重新開始一切,所以才做出「模擬市民」(The Sims)的,怪不得感觸那麼深。
這已經是一個很舊的遊戲了,還記得它推出的時候,我還在讀大學。作為一個住「豆腐潤咁細」公屋的香港人,看到一個可以自由砌出夢想家園、發展人生的遊戲,望梅止渴,應該是很吸引的事情。我想這也是很多人去試玩的原因。
可是,玩下去的時候,就發覺裡面並不能任意建設家園,一切都要用錢,而且為了賺錢,你必須每天返工。最可怕的是,「模擬市民 1」內並沒有任何假期,一星期 7 天都必須返工,只要連續曠工兩天,就會被炒魷,一切化為烏有。然後你會發覺,當模擬市民,原來就是開著電腦去做你平時做的事情,又或者折墮到連工都無得返。
而遊戲裡的家亦不會帶給你夢幻的生活,嚴格來說,家是一個維修中心,用來修理你不斷腐朽的身體。只要你活著,肉體就會一直腐朽,因為精力會不斷衰退,所以必須睡覺;身體會不斷發臭變髒,所以要洗澡;膀胱會走向臨界點,你必須如廁。家裡的設備都是讓你修補身體的,而你要在有限的時間內盡量回復,第二天再去返工。
不過當時會想,雖然還是每天被奴役,但至少可以選擇一些現實不會做到的職業,能夠快速升職,名成利就甚麼的,並賺更多的錢,所以遊戲會將你引領到發展事業的方向去。

為了達成這點,你還要從休息時間中,抽出時間及資源增值自己,例如練習技能、健身之類。然後,你更需要不斷跟四周的朋友打關係,並在上班時狀態良好,心情愉快,才能升職。
最諷刺的是,要狀態良好,家裡的環境亦要良好。你的家必須夠大、夠漂亮舒適,才會學習得快,以及容易在事業上取得成功;環境不好的人則較容易失敗,因為他學習會比別人困難,狀態亦會較差。還好的是,遊戲基本上容許你在合理的價錢上做到這一點,至少住大一點的房間,通常不用花太多錢。
只是回想現實中的香港,想要改善居住環境,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不能負擔的事情。結果,這麼久以前的遊戲已經教訓了我們,若先天出生的環境差,便做甚麼都會比別人辛苦。但得到的東西呢?也不會比別人多,你可能窮其一生,都只能夠去到別人的起跑線。
所以遊戲世界怎樣都是較理想的,至少大家有相同的起跑線,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