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安全套,如何成就俄國共產革命

A+A-
由蘇聯畫家布羅茨基繪製、1917 年列寧在彼得格勒一家工廠內發表演說的景像。 圖片來源:Leemage/Corbis via Getty Images

1917 年,俄羅斯爆發十月革命,建立全球第一個共產政權:蘇聯。蘇聯及後成立共產國際,向世界各地輸出共產主義革命,包括協助成立中國共產黨,影響深遠至今。其實俄國共產革命的背後,有賴當時正與沙俄在一戰交鋒的德國人幫忙,而知名英國歷史學家 Catherine Merridale指出,德國安全套是俄國革命家的重要資金來源。

1917 年,俄國自由主義者率先發動二月革命,推翻沙俄帝制,革命爆發之時,列寧正於瑞士流亡。作為布爾什維克領袖,列寧得知革命消息後,決意要重返祖國。可是,當時歐洲陷於一次世界大戰之中,難以找到前往俄國的路線。列寧的共產主義背景,令他難以向西前赴法國或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直接向東的話,又必須經過德國,但德國依然和俄國交戰當中,即使他能成功從德國返鄉,也隨時被控叛國罪。

列寧四處尋求國際支援,甚至拜訪美國駐瑞士伯恩的公使館,與一名叫做杜勒斯(Allen Dulles)的年輕人有一面之緣,後來這名年輕人官至美國中央情報總監。最終,列寧與德國政府達成協議,確保列寧可以安全到達波羅的海。德國認為,讓革命黨人回國,可以在俄國製造混亂。列寧和隨行的革命家在瑞士蘇黎世登上特製的密封列車,取道德國和瑞典,到達當時依然是俄國一部分的芬蘭赫爾辛基

列寧回國後,很快確立自己在布爾什維克的地位,並發表著名的「四月提綱」(April Theses),呼籲孤立由資本家組成的臨時政府,要求俄羅斯退出一戰。法國向臨時政府指列寧可能是德國間諜,臨時政府就派出間諜,全天候監視布爾什維克的活動,同時繼續參與一戰。6 月,臨時政府於東方戰線發動攻勢,隨即潰敗,於是將失敗歸咎於布爾什維克,指控列寧是德國間諜,並抓捕組織成員,包括領袖之一的托洛斯基(Leon Trotsky)。

列寧從聖彼得堡逃亡到芬蘭,籌劃革命,最終布爾什維克人在 11 月 7 日起義。他們動用了極多資源,起義當日,聖彼得堡街頭遍佈革命文宣。列寧未有透露過革命資金的來源,但在 1917 年底,時任德國外相馮庫爾曼(Richard von Kühlmann)曾指德國在革命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們一直有計劃顛覆俄國政權,聯絡過芬蘭民族主義者、中亞聖戰者,最終鎖定了布爾什維克。布爾什維克則循不同途徑獲得德國資金,以營運文宣機關「真理報」(Pravda)。

1917 年時,英國曾估計過布爾什維克每月至少花 200 萬鎊來製作和發放文宣,由於列寧受臨時政府嚴密監視,不能直接收受資助,德國於是出口日用貨物到丹麥,在那裡重新包裝,其中一個主要貨品就是德國安全套。列寧的好友蓋涅茨基(Yakov Ganetsky)在丹麥一所進出口公司做經理,而該公司就由一名德國富商帕爾烏斯(Alexander Parvus)和史卡拉斯(Georg Sklarz)持有,在黑市出售安全套、鉛筆和藥品。

列寧是得以笑到最後的那一位。十月革命後,俄國陷入內戰,共產陣營勝利,並在 1922 年 12 月成立蘇聯。蘇聯愈發強大,而德意志帝國雖然令俄羅斯退出一戰戰事,最終也難逃覆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