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為大地帶來雨水,亦為低窪地區帶來災難。意大利威尼斯有「水都」的美譽,是該國其中一個最熱門的旅遊城市,可是近年氣候變化令海平面上升,威尼斯水浸問題亦愈來愈嚴重。2019 年,因為漲潮加上暴風雨,威尼斯遇上 50 年來最嚴重水災,令到市內不少古蹟受損。文化網站 Atlas Obscura 就指,現時不少威尼斯人正努力進行預防工作,避免再一次水淹古蹟。
2019 年的水災波及很多古蹟,包括主要地標聖馬爾谷聖殿宗主教座堂(Basilica di San Marco)。該教堂又稱聖馬可大教堂,初建於 9 世紀,經過多次擴充和修建,被喻為為拜占庭式建築的代表,號稱「金色聖堂」(Chiesa d’Oro)。那場水災造成超過 6 呎重浪,雖然牧師及時搬走很多 17 世紀傢具和其他珍貴物件,可教堂終究被洪水淹浸。主管保育工作的 Carlo Alberto Tesserin 就形容大教堂彷彿一天老了 20 年。
那次水災歷時近三個星期,聖馬可大教堂每天被海水淹浸兩至三次,地板的古典瓷磚裂開,洪水差不多淹沒地下聖壇的主教石墓。禮拜堂前廊的大理石柱同樣被海水浸泡,數隻玻璃窗被砸破。事後點算,水災造成大約 3 億歐元損失。大教堂位處城市的低窪地區,其中禮拜堂前廊更加是最低點,專家擔心水災只會來得愈來愈頻密;單單在 2019 年,威尼斯就經歷了 25 次「特別級」(exceptional)的浪潮,每次都超過 43 吋高。
海水會破壞教堂內的大理石柱、地板和馬賽克玻璃。米蘭理工大學建築系博士生 Anna Maria Pentimalli 向 Atlas Obscura 解釋,海水造成的破壞,未必可以即時用肉眼觀察得悉,但會在一段時間後反映出來。Pentimalli 續指,海水的鹽分會滲入大理石內部,造成剝蝕(exfoliation)、裂縫,然後剝落。不同大理石對鹽分的反應有所不同,例如裝飾地板的雅典紅斑岩大理石損害不太明顯,但仿古綠色大理石的破壞程度十分嚴重。
有建築師和藝術家就發起保護聖馬可大教堂的行動。那次水災後,工作人員不斷以清水沖刷建築物內部,透過軟水(demineralized water)阻止鹽結晶化(salt crystallization),但牆上的馬賽克瓷磚依然可以見到鹽粒,鹽化令部分瓷磚剝落,專家認為要設計一套長遠方案拯救教堂。現時,聖馬可大教堂的防洪系統由多條自動式攔洪壩組成,設於教堂地下的隧道,把洪水引流出大海。可是,防洪系統只可保護禮拜堂前廊,而且僅能抵禦 35 吋的潮水。
早在 2003 年,時任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已推行「摩西計劃」(MOSE),但因超支和貪污醜聞,一直拖到 2020 年 10 月才正式投入使用。「摩西計劃」包括多條巨型攔洪壩,設於威尼斯潟湖口。可是計劃不單耗用極大能源,也會阻礙漁業和港口活動。另外,出現超強浪潮預警,即大約 51 吋巨浪時才會打開攔洪壩,避免海水湧入。政府計劃會把門檻下調到 43 吋,但對於聖馬可大教堂而言幫助不大,只要超過 26 吋的浪潮,就足以淹浸禮拜堂前廊。
土木工程師 Daniele Rinaldo 和建築師 Mario Piana 就提出一個新計劃,在聖馬可大教堂地底的排水道增設閥門,以儘早閘水。他們另外建議在教堂前門加建 4 呎高的玻璃門,防止海水直接從聖馬可廣場流入教堂。不過亦有人反對,指有關計劃可能會破壞建築外觀的延續性。整個方案估計造價 350 萬歐元,已獲當地古蹟保育部門批准,惟因成本問題一再拖延。項目支持者則堅定力推計劃,Pentimalli 認為,政府要盡最大努力,保存最好的拜占庭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