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繩文與今天的距離

A+A-
位於青森的「三內丸山繩文遺跡」。

5 月 26 日,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宣佈將「北海道及北東北繩文遺跡群」推薦為世界文化遺產,有關建議將會在今年 7 月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會議中作出討論。基於一直以來「推薦=接受」的慣例,ICOMOS 推薦與宣告登錄根本沒有分別,所以青森和北海道等地已經樂成一片 —— 又增加旅遊景點了。

預計全球旅遊業有機會在下半年開始復甦,大家可能準備訂機票到東北探個究竟。趁離出發還有一段時間,筆者先提供幾個簡單問題讓大家思考一下。

首先,大家可以想想甚麼是「繩文」。標準答案是公元前 1 萬 4 千年至公元前 10 世紀左右的日本歷史時期,因當時出土的土器上有繩狀的紋樣而命名,但這個答案只值 50 分。因為這段時間明明就是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也就是泛指人類文明中「金屬道具」這個 DLC(downloadable content,可下載內容)還未釋放的先史時期,為甚麼還要特地弄一個新的名字?

這個名字是自古以來嗎?廣義上,「繩文」兩字於明治初年發明,當初純粹用來描述出土文物上的花紋。真正確立「繩文」是一個時代,則要待到二戰後,日本考古學協會將日本的歷史時期區分為「繩文」以及接下來的「彌生」。

「彌生」是日本歷史上誕生真正意義的「國家」的時期,大家或者聽過的「卑彌呼」和「邪馬台國」就是屬於「彌生時代」。這同時也是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時代,雖然所謂的文字記載是「三國志・魏書・倭人傳」。於是大家明白「繩文」的存在意義,不僅是日本考古學界強作之新詞,同時是暗示著由日本先史文明過渡至國家政體的文化概念。

說到這裡,可能有讀者會問:說好的北海道先住民族阿伊努人呢?如果要用「繩文」和「彌生」來區分日本先史時期,那麼阿伊努人或者算不上是「先住民族」,因為他們被歸入「續繩文文明」的分類中。換句話說,阿伊努人與和人都被置於同一文明觀下,並非異民族的關係。之不過當本州的和人進入「彌生時代」,開始真正意義的「日本史」之際,阿伊努人被排除在正史外,屬於活在舊時代的土人。不過沒所謂,反正大家今天首先都是日本人。

好幾年前,筆者曾經到訪位於青森的「三內丸山繩文遺跡」,這也被包括在今次的登錄遺跡群中。遺跡博物館的展覽最後有一段話,以下是自行翻譯的節錄:

遺跡
是祖先們曾經生存的證明
生活的智惠與技術
還有重要的事物埋藏著
即使到了現代
仍繼承著繩文時代的文化
縱然時光荏苒
「繩文人的心」
仍望永記

「繩文人的心」到底是個甚麼東西?從甚麼角度而言,活在今天的現代日本人會與 1 萬 4 千年前的人存在著文化歷史身份的關係?是甚麼決定了繩文文化是「自古以來」?誰決定了我們要記住些甚麼?又有甚麼不需要記住?

離出發的時間還多得很,大家可以慢慢作答。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