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史,總離不開閱讀前人的記述。在中國,想要檢驗史書記載是否真實,或評論是否公允,結果可能與海南省廳級退休官員鄧光華一樣 —— 寫下為秦檜翻案的著述「秦檜大傳」,遭官方降級處分、沒收書籍。但在英國,推翻或查證所謂歷史定論,似乎稀鬆平常。5 月 27 日起,大英博物館將舉辦 Nero: the man behind the myth 展覽,尋找隱藏在「歷史」背後的「暴君」尼祿真貌。
館方網頁引言形容,尼祿被視為羅馬史上最惡名昭彰的統治者之一。16 歲成為羅馬皇帝,30 歲在叛亂中自殺的尼祿,短暫統治期間發生過羅馬大火、布狄卡(Boudicca)在不列顛的叛亂、處決母親和第一任妻子、窮奢極侈的建築項目與生活開支等指控。不過,引言亦形容尼祿是「羅馬社會巨變時期的民粹領袖」,希望觀眾觀看約 200 件來自羅馬宮殿及龐貝古城的文物過後,再判斷這位年輕皇帝,是一個欠缺經驗但盡力管治撕裂社會的統治者,抑或如歷史所描繪的暴君。
英國「衛報」引述展覽方指,希望展覽即使沒有恢復尼祿名譽,至少也要挑戰歷史對他的臆斷。尼祿治下自然有殘忍的一面,例如今天威爾斯安格爾西島(Anglesey)發現的奴隸鐵鏈,反映了帝國下的奴隸剝削。不過,大英博物館策展人 Thorsten Opper 形容,尼祿其實深受羅馬社會底層人士愛戴。
Opper 指,意大利維蘇威火山(Vesuvio)在尼祿死後十多年的公元 79 年爆發,火山灰下保留了諸多時人讚揚已故皇帝尼祿的牆壁塗鴉,是次展覽將展出龐貝古城的例子。尼祿死後,受到元老院抹煞記錄的「除憶詛咒」(Damnatio memoriae)懲罰。Opper 認為:「尼祿死後的事蹟受爭議,每個階級都有不同說法。他與精英階層關係緊張,但我們也知道,羅馬平民在他去世後數十年,仍向他致敬。人物的評價不盡相同,正是故事有趣之處,也是我們要調查的地方。」
尼祿展覽策展人 Francesca Bologna 則在大英博物館網誌指出,尼祿上台初期,曾獲軍隊及元老院支持。但後來,尼祿的觀點經常與傳統貴族組成的元老院不一,雙方不時發生衝突,導致尼祿日漸失去權力。屬於元老院精英集團的古代歷史學家,便將尼祿描繪為一名暴君。
Bologna 又指,人們對尼祿的大部分理解,均來自塔西佗(Tacitus)、蘇埃托尼烏斯(Suetonius)及卡西烏斯.狄奧(Cassius Dio)三位史家的著述。但他認為,三人乃根據遠非公正的敘述者所言而撰寫記錄,撰寫時皆按照明確的路線敘述,即尼祿之死帶來一段混亂及內戰時期,直至弗拉維王朝(Flavian dynasty)奪取政權後,方終結內戰。
Bologna 表示,弗拉維家族治下的著述者,均熱衷於合法化弗拉維王朝,故傾向以惡劣的目光看待這位前朝末代皇帝,將歷史變成宣傳工具。而這些敘述,日後也成為後世史家採納的「史料」,導致尼祿世世背負虛構的惡名。
例如史家將羅馬大火的責任歸咎於尼祿火燒首都,以清理土地興建龐大新宮殿;蘇埃托尼烏斯與卡西烏斯.狄奧記載,尼祿從皇宮看著大火,一邊彈奏里拉琴(lyre),一邊歌頌特洛伊(Troy)淪陷。但 Bologna 表示,事件純屬虛構。因為羅馬大火時唯一在世,當年只有 8 歲的塔西佗日後記載,大火時尼祿並不在羅馬城,且馬上返回首都領導救援,甚至開放宮殿安置災民。
尼祿對待親人之兇,也是其歷史「污點」。三名史家均記載,尼祿怒踢懷孕的妻子,導致其死亡。Bologna 質疑,這只一種表現瘋狂暴君形象的文學慣例,類似事件多見於古代文學,故不足信。Opper 認為:「尼祿的暴君流行形象,乃出於操縱、偏見及徹頭徹尾的謊言。」藉著是次展覽,博物館館長 Hartwig Fischer 便期望:「提供重新評估一部分歷史的理想時機,謹慎觀察的話,也許還可以激發人們找到歷史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