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消失的地方語言:澳門土生葡語帕圖亞

A+A-
位於澳門的若瑟.山度士.飛利拉(Jose Inocêncio dos Santos Ferreira)雕像,他是最後一位以帕圖亞語進行創作的土生葡人作家。 圖片來源:Old Macau Archives/Twitter

語言是一個民族的文化靈魂,是身份構成的重要部分。可是,由於各種政治和社經原因,很多地方語言正面臨消失。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字,全球大概有 6,000 種語言,當中約 40% 處於瀕危狀態。在與香港一海之隔的澳門,也有一種地方語言瀕臨消失,那就是澳門土生葡語「帕圖亞」(Patuá)。

在語言學上,帕圖亞屬於「歸融語」(creole language),即人們將多種不同語言的詞彙和文法混合,自然演化而成的一種語言。帕圖亞大概源於 16 世紀上半葉的馬六甲(Malacca),當時葡萄牙在東非、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等地建立了龐大的海洋帝國,馬六甲就是葡萄牙人在東南亞的重要據點。葡萄牙人、馬來亞人和華人等不同民族均於當地定居,葡文、粵語、馬拉語、果亞語等逐漸歸融,慢慢發展成「克里斯坦語」(Papiá Cristang)。

到了大約 17 世紀,克里斯坦語傳到另一個葡國殖民地澳門,成為當地土生葡人(Macanese)的主要語言帕圖亞。當時,葡萄牙殖民者與當地華人通婚,並逐漸形成歐亞混血兒群體,帕圖亞亦進一步在地化,增加了很多粵語詞彙。往後 200 年,帕圖亞是澳門土生葡人廣泛流通的語言,它有很多別稱,例如澳門語(língu maquista)及女人話(língua nhonha),並於 19 世紀最為興盛。

根據澳門研究學者黎若嵐的文獻回顧,帕圖亞在澳門社會扮演多重作用。一方面,帕圖亞不單是本地人之間的溝通方式,也便利葡萄牙人與本地人溝通。而語言也區分了當時澳門的社會階級,操標準葡文的人,通常是最上流階級,他們視帕圖亞為「破碎的葡文」(broken Portuguese)。另外帕圖亞可依次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仿照葡語的帕圖亞,然後是地道帕圖亞,最低級的是 macaísta fallado pelos chins,意即是華人講的帕圖亞。

劇團 Dóci Papiaçám di Macau 藉由演出帕圖亞語劇場,為文化保育出一分力。 圖片來源:Dóci Papiaçám di Macau 澳門土生土語話劇團/Facebook

19 世紀末,葡萄牙帝國基本上已經是明日黃花,只剩下東帝汶和澳門兩個殖民地。殖民者在澳門推動葡萄牙化政策,在學校教育正統葡語,並打壓帕圖亞語;葡萄牙人佔據澳門政府的重要官職,土生葡人則被排斥。到了 20 世紀初,很多土生葡人希望「漂白」自己,與殖民者建立更密切的關係,於是漸漸放棄帕圖亞語,以免影響其葡語口音。短短一個世紀,帕圖亞就由本地的共通語言變成瀕臨消失。

1999 年,澳門回歸中國,在此之前,澳門土生葡人也曾出現移民潮。現時澳門 60 多萬人口中,只有不足8,000 名土生葡人,數目比各有過萬居民的美國及加拿大還要少。及至 2000 年,全球大概只有 50 人懂得帕圖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而於 2009 年將帕圖亞定為極度瀕危語言。近年,帕圖亞的處境受到更多中外媒體關注,也有學者及藝術家等人致力保護這種代表澳門歷史的珍貴語言。今年澳門藝術節,劇團 Dóci Papiaçám di Macau 就會演出帕圖亞語劇場,為文化保育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