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香港與海洋帝國相遇:荷蘭進犯

A+A-
荷蘭戰艦進犯葡屬澳門。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16 世紀,葡萄牙人到達中國大陸,把澳門發展成他們的商貿基地,一海之隔的香港亦與世界連接,其命運受到西方世界局勢變化牽引。到 17 世紀,荷蘭一躍成為海洋帝國,挑戰葡萄牙在東南亞的霸權地位時,香港亦捲入戰火之中。

17 世紀,荷蘭進入黃金時代,無論科學、人文、經濟發展成就都達到顛峰,並矢志對外擴張。1602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得到皇家特許,專責遠東貿易市場。1609 年,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創立,是全球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東印度規模急速擴張。同年,法學家格老秀斯發表「海洋自由論」(Mare Liberum),首次提出公海應人人擁有,各國船隻都享有航行自由,暗指葡萄牙人不能以各種名目壟斷遠東航海權,該著作至今仍被奉為國際法始祖。

與此同時,在葡萄牙人的經營下,澳門已經發展成富庶貿易港,中山大學歷史學家江瀅河指出,當時澳門發揮了兩個重要角色,第一是全東亞和東南亞的天主教傳教中心,而明朝在 1523 年寧波之變後,罷市舶司和關閉對外口岸,澳門是唯一特例,於是成為西歐國家在東方貿易的中繼站,將近一個世紀裡對華貿易都在澳門進行。而另一邊廂的香港,就是明朝政府的海防重地,其中今天的九龍灣設有巡檢司,屯門和佛堂門有戰船巡邏,以防洋人或者倭寇來襲。

1595 年,荷蘭沿著新發現的航道抵達今天印尼爪哇一帶,慢慢建立根據地,並在 1601 到 1602 在爪哇和摩鹿加群島擊敗葡萄牙,儼如當時東南亞霸主。也在這個時候,荷蘭想吞併澳門,搶奪唯一的對華貿易港,荷葡兩國衝突白熱化。澳門大學歷史系教授湯開建提到,1601 年,荷蘭兩艘貿易船進入澳門時,部分水手被扣留,其中 17 人被當作海盜處死,為後來一連串軍事衝突掀幕。

1601 年至 1627 年間,荷蘭先後 5次入侵澳門。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是 1622 年的葡荷澳門戰爭。戰局起初對葡萄牙極為不利,荷蘭與葡國殖民史學家 C. R. Boxer 在著作中解釋,當時大部分澳門市民北上廣州交易,葡軍又受到明朝政府邀請,帶同火炮協助防禦滿清入侵,以致澳門如同空城,守軍僅餘 50 名火槍手,要徵召市民、修士、黑奴等協防。

現時的澳門大炮台(Fortaleza do Monte)已改建成博物館及花園。

佔盡上風的荷蘭人除了要侵佔澳門,還希望開闢新的對華港口。澳門史學家關俊雄指出,荷蘭人聯同日本人帶同共 17 隻戰船,登岸後與葡萄牙人激烈交火。本來葡萄牙人寡不敵眾,但 Boxer 記述臨危上陣的耶穌會神父羅雅谷(Giacomo Rho)負責在大炮台操炮,竟成功擊中荷軍的火藥桶,爆炸導致荷軍死傷枕藉、陣腳大亂,戰局隨之逆轉,葡軍之後乘勝追擊,荷軍最終潰敗、估計陣亡逾 300 人。荷蘭人也只能夠放眼中國其他沿海地區,例如澎湖、台灣。以及鄰連澳門的珠江口岸,香港屬必經之路。

已故港澳史專家霍啟昌寫下 1623 年荷蘭在各地受挫,轉而進犯今天香港一帶,荷蘭船隻入侵佛堂門水域,近岸停泊,企圖登陸香港的事件;歷史學家鄧家宙則指,荷蘭人希望經九龍海(即維多利亞港)直逼南頭城。惟香港經歷過葡萄牙入侵,以及無數次海盜劫掠,防備已十分充足。其時香港屬於新安縣,知縣名為陶學修,「新安縣志」記載,他「親率鄉兵持兵器往溪西等處防守」,到現場視察防務,最終在村民同心協力下,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

荷蘭在澳門和香港軍事失利,卻變相改寫了台灣的命運。荷蘭人因而將眼光轉向當年還未完全開發的台灣,開始歷時 38 年的荷屬台灣時期。有關荷蘭人進犯香港佛堂門的事件,記載並不多,慢慢被遺忘,但葡荷澳門戰爭就被喻為澳門史上最大型的戰爭,至今依然可以找到很多歷史痕跡,例如大炮台、得勝花園、劏狗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