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我們為何總會「心碎」?

A+A-

遽變令許多人心碎,但原來心碎有時不純屬個人感覺,憂思過度更會變成生理疾病。據「衛報」報道,壓力大、突然情緒崩潰,都可能會誘發「心碎症候群」(Broken Heart Syndrome)。主要症狀為急性胸痛、呼吸困難,亦有可能出現昏厥、休克、心律不正,甚至心跳停頓等嚴重情況。近日有研究就進一步找出該病病發的生理機制

由於患者病發時,其左心室外觀像傳統日本捕捉八爪魚的容器,故此病亦稱為「章魚壺心肌症」(Takotsubo Cardiomyopathy)。據了解,喪親之痛、車禍、地震,甚至婚禮等喜事,都會令腎上腺素急劇上升,令部分心壁運動未能正常運作,引致心臟衰竭。病症除了通常由壓力引起外,亦多出現在停經後的女性身上。因情況類似心臟病發,所以常被混淆。

雖然大概了解發病原因,但科學家仍未了解體內病發機制。直到即將發表於期刊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的研究指出,與高壓力水平相關的兩個微 RNA (microRNA)分子跟心碎症候群發展有關。研究員在心碎症患者的血液中,檢測到兩種與抑鬱、焦慮及壓力增加有關的分子 microRNA -16 及 microRNA -26a。之後,研究員讓人類及老鼠心臟細胞接觸這兩種分子,發現兩組心臟細胞接觸到分子後,會對腎上腺素更敏感。

來自倫敦帝國學院的主要研究作者 Liam Couch 指出,當出現這個情況時,患者心臟底部會停止跳動,而頂部則加速跳動,「基本上,我們在實驗環境中發現,當細胞接觸到更多分子時,就會發生(與發病時)完全相同的情況。這準確地重現了章魚壺心肌症發病的情形,也代表體內有相關分子,就更有可能會引發病症。」

然而,Couch 指出目前研究仍有局限,例如未能趕及在患者發病前,測量這些分子有否在患者體內升高,「但如果我們知道某人曾感染章魚壺心肌症,理論上可以在他們身上測量這些分子,然後預測他們有沒有可能復發,因為現時有 5 分之 1 的患者會再次發病。」

慈善機構 Cardiomyopathy UK 行政總裁 Joel Rose 表示,這次研究為一種鮮為人知、缺乏研究資料的心肌病提供了重要見解。他說:「可助我們更了解哪些人容易患上此疾病,提高我們應付其影響的能力。」British Heart Foundation 副醫學主任 Metin Avkiran 教授則指,目前仍要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阻斷這些微 RNA 的藥物,能否成為免於心碎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