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手信,埃及製造

A+A-
埃及工匠正在為古董複製品上色。 圖片來源:Khaled DESOUKI/AFP

旅行購買紀念品時,總希望購得當地製造的高質產品。有見及此,埃及的紀念品製造商正密鑼緊鼓準備「埃及製造」的精緻金字塔、圖坦卡門面具、娜芙蒂蒂(Nefertiti)胸像複製品,寄望在當地旅遊業復甦後售予有要求的旅客,並能靠著品質贏得口碑。

在吉薩金字塔群(Giza Pyramids)的背面,紀念品製作商 Eid Yousri 在他家屋頂的小工場製作聚酯法老雕像,售價由 20 到 200 埃及鎊(約 9.9 至 99 港元)不等。面對疫症來襲,遊客數量暴跌,Yousri 直言:「我們已失去近 70% 生意。原本我們有 15 名工人,如今只剩下 5 人。」「倖存」的員工也不再任全職。他希望外國遊客今年下半年會重回埃及,「尤其是美國人」,預計 9 月份會有一些來自美國的旅行團。

經歷長期政局不穩後,旅遊業收入終於在 2019 年達到 130 億美元(約 1,009 億港元),佔當地 GDP 的 12%。原本預計到 2020 年,收入會進一步攀升至 160 億美元(約 1,243 億港元),但事實卻是暴跌至 40 億美元(約 310 億港元)。不過,最近當地已開始有旅客再次到訪。自今年 4 月以來,每月約有 50 萬人次飛往當地,是 1 月份的兩倍多,而 2020 年平均每月只有 20 萬名遊客。

為進一步滿足旅客需要,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 Ahmed Aboul Gheit 致力於「埃及製造」倡議,由政府驅動總額為 8,000 萬埃及鎊(約 3,962 萬港元)的投資,聚焦優質生產。早在 2015 年,當地工業部已禁止「進口具有流行藝術性質的商品及產品」,包括「埃及古董模型」,作為保護其本土手工業,免受廉價外國競爭的保護措施。

在開羅伊斯蘭老城市集 Khan el-Khalili 迷宮般的狹窄小巷中,遊客 Caroline Bucher 正在找尋「本地製造」的產品帶回家鄉多明尼加。她說:「我們正在尋找與當地文化有關,而且手工的優質紀念品,那必須是旅行的記憶。」在一個多年來都充斥著廉價中國進口商品的紀念品市場,政府正想辦法滿足像 Bucher 這樣對紀念品有要求的旅客。

在開羅東面市郊,新開的古董複製品工廠 Konouz(阿拉伯語「寶藏」之意),自 3 月以來就準備應付疫症大流行後的商品需要。工廠生產家具、小雕像及畫作,均是複製埃及的四個主要時期,包括法老、希臘羅馬、科普特(Coptic)及伊斯蘭的產物。Konouz 的產品多樣,由小護身符到 3 米高的雕像都有,而且不論是 1:1 比例或小型複製品,均附有政府頒發的官方正版證書。

工廠由退休將軍 Hisham Sharawi 經營,廠內有 150 名工人、畫家、細木工、雕塑家和設計師。Sharawi 指:「我們 4 月份在埃及文明國家博物館開設了一間禮品店。」其他 Konouz 禮品店稍後亦將在博物館及主要考古遺跡開業。不過,旅遊專家 Elhamy al-Zayat 就警告,當地必須防止複製品泛濫,「不能生產太多,否則它會失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