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陸上帝國史】祥興元年,皇帝在香港登基?

A+A-
原來可以容納 50 人、紀念宋帝的巨岩,到戰後已經被摧毀到所剩無幾,1950 年代,工人就把巨岩剩下的部分切割開,成為今天的宋皇臺石碑。 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屯馬綫宋皇臺站開通,令更多香港人重新了解香港古代史。相傳南宋時期皇帝宋端宗趙昰曾逃難到今天九龍城、馬頭涌,並建立行宮。今天宋皇臺石碑就是當地人為紀念皇帝到訪而豎立。其實兩位皇帝在香港的活動範圍十分廣闊,有說法指宋端宗之弟、末代皇帝宋少帝趙昺正是在今天梅窩、馬灣一帶登基。

在 13 世紀,蒙古領袖成吉思汗先後攻滅西遼、花剌子模等地,塑造出龐大的中北亞帝國,他在 1227 年去世後,其子孫和親信繼承遺志,東征西討,領土西至東歐、東至高麗,並吞併原本由金國統治的華北和滿州地區,建立了一套貫通歐亞的世界體系。1260 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自立為帝,又在 1271 年改國號為大元,定都於大都(即今天北京市)。忽必烈把目光投向南宋,1273 年攻破襄陽、樊城,突破宋軍防線;1276 年攻陷首都臨安,宋恭帝趙㬎投降。

當時,只有少數南宋餘部在福建和廣東一帶負隅頑抗,在福建擁立年僅 7 歲的宋端宗。元軍加緊伐宋,宋端宗自登基以來已不斷逃命,1277 年福州淪陷後,又跑到泉州、雷州等地,今天香港一帶就是其中一個落腳點,亦因而有了宋皇臺的故事。「大清一統志」記載︰「宋行宮卅餘所,可考者四,其一為官富場」,行宮換上現代講法即是流亡政府,官富場大致是今天九龍東,當地開發了多片鹽田,因此比較富裕,並非只是小漁村,朝廷亦有常設的摧鋒軍

據說宋端宗落難官富場期間,曾經在白鶴山行朝,以大石為龍座。白鶴山大概位於今天的樂富以南、九龍城以北,當時的大石被稱為交椅石,後來白鶴山被削平,大石也不知所終。除了官富場,宋帝在香港逃亡期間曾經到過四個地方,分別是淺灣、古塔、碙州和梅蔚山,淺灣即現在荃灣,學界有人認為古塔大概是今天的東龍洲。至於碙州和梅蔚山更是別具重要性,而且學者們對其實際位置亦一直爭論不休。

港大史學家蔡思行分析指:「碙州是當時廣東沿海中島嶼較大、開發較早的一個,人口較多。其次,和官富場一樣,碙州北部盛產海鹽,亦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故此宋朝遺臣遷移到碙州。有說法指碙州是今天廣東的吳川,但又有很多說法指碙州其實是今天的大嶼山。「南海蹟記」就寫道:「大奚山在東莞南大海中,一曰碙州」。宋端宗年紀幼小、出身高貴,逃命之旅奔波勞碌,又曾經遇溺,故不幸染病,1278 年 5 月於碙州駕崩,並在當地下葬。

至於梅蔚,則是宋朝末代皇帝宋少帝趙昺登基之地。宋端宗死後,朝野上下人心散渙,忠臣陸秀夫為激勵士氣,指︰「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將焉置之?古人有一旅一城中興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數萬,天若未欲絕宋,此豈不可以為國耶?」於是在梅蔚奉趙昺為帝,改號祥興元年。史學大師羅香林在「宋王臺與宋季之海上行朝」推斷梅蔚即是梅窩;國學大師饒宗頤則推測梅蔚應為青衣島以南的馬灣。而今天馬灣仍有「梅蔚」石碑,或許是當日行宮遺址。

宋少帝在香港建立的行宮,也只能支撐數個月,經歷 4、5 個月後又再次結束。1279 年,宋室遺民逃難到新會崖山,陸秀夫有見大勢已去,背著少帝跳海殉國。蒙古人成功把香港在內的華南最後一片土地,納入其歐亞帝國體系之中,直到後來朱元璋推翻元朝,漢人才重掌華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