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遠古時代,人類已經懂得投擲標槍、石塊等作為遠程武器。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舊約「聖經」中大衛以投石器擊倒巨人歌利亞的故事。但事實上,在冷兵器時代(即火藥武器發明之前),軍隊作戰主要以長短兵器埋身肉搏為主,遠程武器作為輔助。譬如在中世紀的歐洲,騎士身穿的鎧甲已基本上能夠保護身體的重要部分,弓箭難以做成致命傷害。
直到火藥武器在 16 世紀廣泛地出現在戰場上,情況才發生轉變。
早期槍械(例如火繩槍)所發射的子彈是用鉛鑄造的一個實心球體,而火藥跟子彈需要分開裝填。簡單而言,射手需要先在槍口倒入火藥、推入子彈,再以火繩燃點火藥將子彈發射出去。為了方便裝填,這些球狀子彈會做得比槍管口徑略細,以方便滑入槍膛。但此設計會令子彈於發射時在管內彈跳,加上早期的槍械沒有膛線,令準繩度大大降低。
電影「孤軍雄心」中,米路吉遜熔化玩具士兵製造子彈
在 17 世紀,紙包彈藥開始出現,大大提升裝填效率。紙包彈藥包括預先計算好份量的火藥以及彈頭,方便射手快速裝填。但以火繩點燃的槍械,在天雨潮濕時經常出現問題,於是漸漸被以打火石點燃的燧發槍,以及後來用雷管(Percussion cap)點燃的雷管槍取代。
直到 19 世紀,為了提高彈道的穩定性,英軍軍官諾頓(John Norton)受印度土著的吹箭啟發,將球體形子彈改良成圓柱形(cylindrical bullet,即現代人俗稱的「彈頭」形狀)。這款設計後來被法軍軍官米尼耶(Claude-Etienne Minié)改良,成為了準繩度更高、射程更遠、裝填更有效率的米尼彈(Minié ball)。有趣的是,法軍在當時並沒有採用米尼彈,反而是英軍向米尼買入版權並成為制式彈藥。
直到近 19 世紀未,製造火藥武器的技術又有新突破,當時設計師在紙包彈藥加入了底火(Primer),在槍膛內以撞針燃點,成為現代一體式子彈(Integrated cartridge)的雛形。由於紙包彈藥在天雨時有機會受潮而導致不能發射,有見及此,以金屬製作彈藥外殼愈趨普及,當中以成本低廉的黃銅(Brass)最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