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建築的新陳代謝

A+A-
位於東京新橋、即將拆卸的中銀膠囊大樓。

上世紀 60 年代,日本戰後經濟如吃了興奮劑一樣起飛,各地面臨高速的都市化與現代化發展。日本建築學界部分成員認為,當時的建築設計與都市規劃已經追趕不到社會及人口變化的速度,於是出現了一群脫離美國主調的日本戰後建築哲學家。他們反對單純的功能主義,提出名為「新陳代謝主義」(メタボリズム)的建築哲學,即建築應該根據社會需求和人口增減而可變,認為都市是具成長性可發展的系統。

黑川紀章在 1967 年發表「行動建築論:新陳代謝主義的美學」,菊竹清訓在 1969 年發表「新陳代謝建築論」,被認為是「代謝運動」的定調文本。最有名的作品要數由黑川設計、1972 年落成的「中銀膠囊大樓」(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該大廈理論上可以隨居住人口的需求,更換單位套件。

「代謝運動」由 1950 年代末萌芽,流行於 60 年代,直到 70 年代末,以團體內部分裂而作結。有關思想後來被批判眼高手低,是一個「無法實現的預言」。技術上難以達成「因應社會需求而變化」的建築框架,不如重建來得更合符成本利益。「中銀膠囊大樓」自落成後就沒有更換過單位套件,今年已經決定要拆卸,只差決定動工的日子。

著名前衛建築家磯崎新憶述,他曾經參加 1962 年的「未來都市與生活展覽」,展品「孵化過程」主張廢墟與未來都市的混雜性。當時身為展覽監製的菊竹清訓認為有關展品不符合「未來」的主題,要求磯崎抽起與廢墟有關的部分。

磯崎認為這已經透露出「代謝運動」的缺陷,「主張烏托邦一樣的近代世界,當中只有美好的未來都市(社會),更強迫內部的事物同調。如果有違反節奏規律的東西,就把它排除掉」。要求建築與社會一同成長,等同假設所有人口都以相同的頻率在進步,潛台詞就是把落單的人和事從視野中移除。磯崎更認為如此強調集體和諧的組織團體,如同「共產黨的規律」一樣,內部衝突與分裂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柏林圍牆在 1989 年倒下,蘇聯也在 1991 年崩潰。「代謝運動」在 70 年代終結,接著是 80 年代開始的廢墟熱潮。歷史證明磯崎是對的,雖然是部分正確。始終強調集體和諧的紅色政權沒有全都倒下,有些活了下來,還把自己那一套思想輸出外地。

不過世事無常,正如在「代謝運動」正流行的 60 年代日本,又有多少人想到 90 年代的經濟衰退?強國的解體與廢墟化,也許只是有點時間差而已。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