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詩敏:愛情裡那些像瘀青的痛

A+A-
劇集 Feel Good 第二季劇照。

近數個月公務繁忙,但在日子的縫隙間,剛巧遇上一些探討愛情的作品,因而圍繞「愛情」這個課題反覆思量了好幾次。

我看了令不少人共鳴、道出平凡中的怦然心動及刻骨銘心的日本小品「她和他的戀愛花期」;也正在讀孫中興教授的「學著,好好愛」(是關於愛情和社會學的作品,我身為一個有社會學背景的感性人,很難不感興趣 —— 究竟愛情可以如何從社會學角度講述?讀後感有機會再分享);我亦看了 Netflix 上的 Feel Good 第二季。

Feel Good 是加拿大喜劇演員 Mae Martin 共同撰寫並主演的半自傳式劇集。部分情節和節奏安排得搞鬼幽默,但這個作品探討的人生和感情題材並不簡單,好一些劇情和對白其實寫得很到肉。

其中一集,Mae 問(前)女友會否覺得她們之間的關係有毒(toxic)?對方說不曉得,有時吧。Mae 反問,但有時感覺是否也很好,像是「壓著瘀青的地方」(like pushing on a bruise)。

這個比喻,寫得頗耐人尋味。

壓著瘀青是怎樣的一回事呢?是看到瘀青,明知會痛,但忍不住手想按一下的快感?還是在追求那種尚可忍受的隱隱作痛?抑或是出於想感受按下去是如何的好奇?

小時候,我們學到的,大概就是受傷了,要好好清潔消毒,別亂碰傷口,等它慢慢痊癒。而如果遇上想愛的人,就用心去愛,共同把最好的放進去關係,好好經營。

然而漸漸地,我們會發現,路不一定是單向且平坦筆直,還可以逆向,可以迂迴。

「她和他的戀愛花期」電影劇照。

我想起在阿姆斯特丹跟來自加拿大的朋友聚舊,他現時定居荷蘭。認識他時,他正跟加拿大女生交往,夏季時會一起到他們都喜歡的哥本哈根住上數月。上次相聚,我知道他倆已分手,便問友人最近感情生活如何。

他說現在跟一個離婚不久的荷蘭女生在一起,日子過得不俗且甜蜜。不過,他們奉行的是類似「開放式關係」,意即名分上是在一起,但可以各自探索跟其他人的可能性。

朋友解釋:「我知道很多人未必明白,但我們覺得,與其刻意為對方製造安全感,不如我們先將自己放於最大的不安感。如果我們連這樣的不安感都可以克服,而最終仍是選擇彼此,那不就更好了嗎?」

我也想起,曾有朋友說過,他跟對象在曖昧期時,會刻意表露自己沒有修飾的真性情。因為他覺得,未開始時連最爛的都見過,要是真的開始了,就能免卻許多問題。

我不覺得這有甚麼錯或對,畢竟愛情有千百個模樣。只是感概,究竟朋友們的愛情觀是一直如此,還是因為有過一些經歷而未能開花結果後,才逆向再出發?究竟這是更成熟,還是無可奈何?

所有的人生事,包括愛情,都沒有一部通書。我們可以從影視作品中感受共鳴,尋找慰藉;也可以在學術方面嘗試統計,加以分析;或者看看身邊人的故事,再反思自身。

曾經有位閱歷豐富的老師跟我說過:「年輕人多談幾次戀愛沒關係,不是人人都能在初戀找到白頭偕老的那位。但記得,如果要結束一段關係,就必須妥善處理,好好收尾,然後瀟灑向前行。」

愛情這學問,真像又深又廣的汪洋。但願我們在裡面不論以任何方式漂游,都能像老師的意境,游出一片雲淡風輕。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多媒體創作人,旱地冰球員,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媒體、文化及創意城市);帶著社會學背景的多棲體育人,節目主持兼旁述,亦從事不同的創作工作,也終究仍是一個「漫遊者」。相信文字,忠於創作,熱衷於遊歷,繼續以「漫遊者」的目光,陪大家探看這個世界。

關於曾詩敏:www.tsangsm-vien.com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sangsm.vi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