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日關係史(二):明治維新與香港

A+A-
1868 年,日本以 6 萬両向香港倒閉的造幣廠購入相關機械,及後又請來前香港造幣廠的 Thomas William Kinder 擔任局長;1871 年,大阪造幣局(時稱造幣寮)正式營運。或因負責建築師是從香港搬到鹿兒島、曾參與建設香港造幣廠的 Thomas Waters,有學者考究指出,兩地的造幣局在建築方面亦很相似。 圖片來源:Smith Collection/Gado/Getty Images

1868 年展開的「明治維新」,以西方現代化理念革新日本,為往後日本盛世奠下基礎,這段東亞史重要一章,其實與當時屬於英國殖民地的香港有微妙關係。東京大學經濟學院特聘副教授李培德,就研究香港早年如何影響日本現代化。

1853 年,黑船第二度訪日,迫使德川幕府開關通商。各種來自西方的嶄新意念傳入日本,衝擊了無數知識分子。他們意識到封建制度腐敗,其中「薩長土肥」四藩組成聯盟,在 1868 年戊辰戰爭推翻德川幕府,權力重歸天皇,並厲行西式現代化改革,史稱「明治維新」。短短 30 年間,日本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法制仿傚德國美國,軍事師從英國德國;社會方面,廢除四民制度、推行普及教育;經濟踏上全面工業化。1889 年,日本頒佈憲法,標誌著當地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

李培德指出,1860 年代末日本開展「明治維新」,香港成為其在亞洲發展商貿活動的最重要海外據點。當時香港已經開埠 20 多年,是東亞主要的轉口港。英國透過「北京條約」把殖民地範圍拓展至九龍半島,令很多華人士紳商賈從廣東遷至,從事買辦、南北行等生意,香港慢慢發展成一個華洋雜處的商港。香港城市化來得比日本早,有先進的海港設施、通訊設備和大眾傳播媒體,以便利外國商人和外交官在區內的活動。

岩倉使節團到達美國三藩市後留影;回程之際,使節團亦特意到香港考察。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李培德指出,日本充分利用了香港人、財、物、資訊的網絡樞紐。早於 1850 年香港已經有到倫敦之航線,1864 年可以經上海到橫濱。根據他整理的史料,在明治維新前夕,幕府共派遣 7 次訪歐美外交使團,皆取道香港。到明治時期,香港依然是重要的中轉站,知名的岩倉使節團不僅遊歷歐美諸國,在回程時也造訪了多個亞洲城市,深入考察,當中包括香港。他們把在香港的見聞帶回日本,令國人得以接收最新的外界訊息。

香港亦為日本帶來最前沿的西方翻譯作品。李培德點名指出,在香港出版的第一本中英對照教科書「智環啟蒙塾課初步」、第一份專門介紹西方事物的中文刊物「遐邇貫珍」,以及中文報紙「香港船頭貨價紙」都深受日本知識分子重視;在明治維新前,日本「蕃書調所」已經會把香港作品抄錄成日文版;另外,香港德籍傳教士羅存德(William Lobscheid)編纂的「英華字典」亦傳入日本,據悉日本漢字中的「銀行」,就是出於此書。

李培德指出,香港當時已出了一位華人翻譯家羅森。他是漢學家士衛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的學生,有隨老師參與培理的黑船之旅,是首位與日本官方接觸的香港華人。他所寫的「日本日記」,是近代華人的第一部日本見聞錄。另外他寫的「南京紀事」描繪太平天國在南京的景象,後來被吉田松陰翻譯成日文書,改名為「清國咸豐亂紀」,讓當時知識分子了解中國的衰落,從而明白要走上西化之路。

此外,當日本推行經濟改革時,香港亦發揮出「金融中心」的角色。李培德提及,明治時期大阪新建「造幣寮」,發行新貨幣,據說「當時用的行政管理人員、工程師、技師、機器、設備、廠房建築設計等等,均來自於 1868 年倒閉的香港造幣廠(Royal Hong Kong Mint)」。新銀元單位「圓」,亦是仿照當時香港的流通貨幣「圓」,現在的「円」就是「圓」的略字;香港的滙豐銀行曾協助日圓在亞洲流通。

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和香港的交流一直很頻繁,例如港督軒尼詩曾在 1878 和 1879 年兩度訪日,當時日本稱他為「香港太守」。到 20 世紀初,日本慢慢走進列強之林,依然與香港保持聯繫,日本人在香港建立了很多企業、商會,甚至是銀行、學校,香港則依然是日本重要的對外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