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詩蓓奪銀】從拒諸門外到帶動風潮:香港游泳運動緣起

A+A-
何詩蓓在奧運女子 200 米自由泳項目摘下銀牌,其得知賽果後表現興奮。 圖片來源:Clive Rose/Getty Images

何詩蓓在女子 200 米自由泳項目摘下銀牌,為香港游泳史上首面奧運獎牌。香港與大海關係密不可分,但游泳運動興起絕非必然,直到百多年前英國殖民者把游泳文化傳入,這門運動才得以流行,更曾經領先全中國,在 30 年代孕育出家喻戶曉的傳奇泳手「美人魚」楊秀瓊。

中國傳統並不鼓勵水上活動,熟諳水性者通常都是位處邊緣的水上人家。相對而言,18 世紀英國中上階層開始流行海水浴,孕育出現代游泳文化。到 19 世紀中葉,游泳池已經被視作重要的城市康樂設施,相關文化也隨著帝國擴張帶到殖民地,包括香港。

作為天然良港的香港,到處都有理想泳灘。根據本地學者撰寫的著作「閒暇、海濱與海浴:香江游泳史」,香港開埠初年,英國人先後成立賽艇會與游泳會,兩者在 1872 年合併成域多利遊樂會(Victoria Recreation Club),附設有專屬游泳場,位於今日遮打花園附近。但俱樂部會員僅限於歐美白人,華人與其他亞裔不得享用設施,反映當時殖民地無意向亞裔人口推廣游泳。

19 世紀末香港受鼠疫蹂躪後,華人健康開始受到關注,促使立法局有英籍非官守議員向政府施壓,要求向市民提供游泳和康樂設施。兼任議員的九倉大班奧士邦(Edward Osborne)在 1912 年主張,當局應當在公共交通可達的地方開設海水浴場,讓市民大眾強身健體、享受箇中樂趣,最終促成堅尼地城以西和北角以東開設泳灘和泳棚,其後公共泳灘也愈開愈多。

在官方積極推動下,華人陸續加入游泳行列,1920 年有 39,000 人享用北角泳灘,當中多達 14,000 人屬於華人。當時學校也是推廣游泳的重要媒介,1914 年皇仁書院已開設游泳會,每年為學生舉辦游泳大會;那邊廂多個華人游泳會亦陸續成立,起初向會員提供船隻到不同的海灘游泳,其後先後得到政府支持,在北角七姊妹海濱開設專屬游泳場。

肩負體育救國使命的游泳會

「良友畫報」第 77 期以楊秀瓊為封面。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游泳可被視為消閒康樂活動,但華人游泳會不甘於此,他們積極培訓專業泳手到香港、中國大陸及海外參賽,叱吒泳壇的香港泳手郭彩明和楊秀瓊,正是南華體育會的七姊妹泳棚訓練起家。當時的華人游泳會,通常都隸屬於各個華人體育會,呼應知識分子的主張,認定國家積弱因國人孱弱而起,於是肩負起「體育救國」的使命。

雖說華人體育會有濃厚民族情懷,但說到游泳訓練,卻無不遵循西方規範。當時國際接納的標準泳式有自由泳、蛙泳與背泳,對香港泳手影響尤深,如姿勢動作有違標準,隨時會遭到恥笑。1933 年香港泳手出賽南京第五屆全運會後,便公開批評 1,500 米組別奪金的遼寧泳手史興騭泳姿不符合現代規格,算不上好泳手。

香港泳手不但對泳姿特別執著,游泳發展也一度超越中國。1924 年武漢舉行的第三屆全運會才有游泳項目,女子游泳更遲至 1933 年首辦,而早年冠軍通常都是廣東及香港選手包辦,可見華南地區是培育泳手的搖籃。有「美人魚」之稱的香港女泳手楊秀瓊,更在第五屆全運會所有個人項目奪冠,吸引無數觀眾慕名入場,是當時家傳戶曉的體育明星,更曾登上著名「良友畫報」封面。

即使在亞洲層面,香港泳手表現也並不遜色,曾經在 1915 年第二屆遠東運動會(Far East Games)代表中國奪標;1934 年楊秀瓊帶領來自香港的女泳手,幾乎在第十屆遠東運動會勝出所有游泳項目,只可惜當時女子項目只屬表演賽,未能再添金牌,但這依然為楊秀瓊添加傳奇色彩。

雖然,1936 年柏林奧運場上,被視為中國希望的楊秀瓊在預賽出局,反映香港泳手與國際水平仍然有距離,但香港運動員未有就此止步。經歷過世界大戰洗禮,他們在 1952 年首次以「香港」身份出戰赫爾辛基奧運,此後在歷屆奧運中愈挫愈勇,直到近 70 年後的今日,終於摘下首面銀牌,而得到國際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