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云都市傳說中,有一個說法指頭部會在火化時爆開,此現象亦被稱為「exploding skull」。但這是如何發生的呢?
根據文獻記載,上述的現象其實並不存在。但如果要考究,解剖學中有稱為「exploded skull」的「Beauchêne skull」,是一個不得不提的教學用頭骨模型。它起源於 18 世紀,當時的法國解剖學家及醫生 François Chauvot de Beauchêne(ca. 1780-1830)以此向公眾展示頭骨及頭顱內的結構。很多人都認為頭骨只與下顎骨有關節相連,但其實此部位由顏面骨及頭顱骨所組成。Exploded skull 的製作人除了要非常熟悉頭骨結構,亦要將每一塊頭骨都呈現出彈開、凌空的狀態,猶如它們正被逐塊炸開。此學習模型的出現,能讓學生從多角度了解頭骨結構,可以說是解剖學發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不過,這次要探討的 exploding skull 並非上述的教學模型,而是傳說中因為火的熱力令頭骨出現的「exploding」現象。不少科學研究,甚至教科書都有嘗試考究這個問題,希望了解屍體於熊熊烈火下會經歷甚麼事,以及測試和印證此現象是否屬實。教科書內標示著:如果頭顱完整無缺,被顱骨所保護的大腦就會煮得沸騰,並使顱骨及其他頭顱的部分爆開成碎片。因此,有些調查人員或執法單位,在看到頭顱骨沒有被炸開的時候,就會推理死者有被謀殺的嫌疑。2009 年,美國西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West Florida)法證科學家 Elayne Pope 及其團隊便就此理論,利用 40 具捐贈以作科學用途的屍體「老師」,做了一個相關實驗。
他們在廢置房屋內有系統地燃燒了 40 具屍體。為了解頭骨創傷會否令燃燒結果有所不同,他們特意在一些頭骨造成傷痕,其他的則維持完整。在設置好後,就將它們一併燃燒。實驗完成時,Pope 及團隊發現,不論有沒有創傷痕跡,頭顱都不會爆開!他們更發現,最有可能導致頭顱骨爆裂的不是燃燒的壓力,而是燃燒時周邊掉落的瓦礫(debris),當其壓到正在燃燒的骨頭,才有機會碎掉。這個情況的出現,是因為骨頭在燃燒過程中會變得比較脆,遇上額外外力時,便更容易將脆掉的骸骨壓碎!
其實屍體在火裡燃燒時,會馬上出現多種改變。先是四肢會如樹枝般燃燒,然後表皮會因為預熱而慢慢變脆,亦可能會脫皮。大約數分鐘後,深層的皮膚會開始收縮,並造成一個猶如皮外傷的裂口,暴露出黃色的脂肪層。如有足夠燃料繼續燃燒數小時,當中的熱力會使肌肉脫水並開始收縮,使四肢的姿勢有變,最後甚至有機會誤導執法人員,以為其姿勢有防禦性作用,但其實那只是身體在燃燒時所產生的變化。
可能因為大家沒有機會觀看火葬場背後發生的事情及工序,才會想像出 exploding skull 的畫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