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柴可夫斯基也為奧運增光

A+A-
東京奧運女子團體佩劍比賽,由俄羅斯奧委會奪得金牌。 圖片來源:路透社

今屆奧運會總算為全世界提供了一個轉移視線的好機會,日本真是功德無量。

奧運比賽中,最引起我興趣的,其實是以俄羅斯奧委會名義出賽之後的頒獎禮:俄羅斯因為禁藥問題遭到處罰,不許在國際比賽中奏國歌以及升國旗,為期至明年。

不升國旗好像沒有甚麼人在乎,因為俄羅斯自有國旗以來,已經換了好幾面旗,大概國民對國旗的情感依附,沒有那麼強烈。現有的這面白藍紅橫條旗,據說最初是 17 世紀末的商船所用,比法國人的紅白藍直間旗,還說三色象徵「自由、平等、博愛」早了近一百年,這還真有點出奇。

但是奏國歌那一部分就沒有這麼順攤,需要爭持一下。

同樣,俄羅斯的國歌也換過好幾首:現在這一首其實是前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定的國歌,但是改了歌詞;而蘇聯解體後,一度又將國歌換成俄羅斯帝國時代的作品「榮光歸於俄羅斯」。改來改去,本國人也來不及轉彎,外人當然更是一頭煙,於是兩首國歌並行了一段時間,出現在不同的國際場合。

這一回,兩首曲子都被國際奧委會 ban 了,據說俄羅斯曾提議,以一首愛國情歌 Katyusha 代替國歌,毛時代的中國人都很熟悉這首曲子,顯而易見,因為是蘇聯時代的作品,寫的是少女卡秋莎送情郎上戰場。但是奧委會依然不買賬。

大概雙方討價還價,最後以柴可夫斯基的「第 1 鋼琴協奏曲」作妥協,演奏第一樂章開頭的幾個小節。

其實要在柴可夫斯基的名曲之中做選擇,也很不容易了。這首鋼琴曲的開頭氣勢磅礴,先聲奪人,一點也不遜色於貝多芬的「第 5 交響曲」,然而,柴可夫斯基的「1812 序曲」一開頭,同樣也是驚天地泣鬼神,俄羅斯要選一首足以代表本國地位、文化成就、民族自豪之類的音樂作品,實在數不過來。

既然有選擇,樂迷便在網上熱議起來:如果不選柴可夫斯基,還有拉赫曼尼諾夫,他的「第 2 鋼琴協奏曲」和「第 3 鋼琴協奏曲」,也可稱是全人類(當然前提是愛樂)都耳熟能詳之作。還有史特拉汶斯基,雖然早一步移民去了美國,但要論傳統文化色彩,他或許不是一個激發愛國熱情的好選擇。

還有他們的晚輩,留在蘇聯而沒有移民的蕭斯塔高維奇,曾經是蘇聯的「國寶」,當然他的這份聲譽,絕不是用甚麼擦鞋馬屁換來的,畢竟在音樂品味這一方面,即使蘇聯的統治官僚,應該都有基本鑒賞力。

當然樂迷心目中的候選人還有浦羅哥菲夫,他的鋼琴曲和交響曲都足夠鎮住全場,甚至柴可夫斯基的老師安東魯賓斯坦,無論是現有而實際上是前蘇聯的國歌,還是帝俄時代傳下來的「榮光歸於俄羅斯」,其實都很符合俄羅斯的音樂傳統。換言之,即使頒獎時換了魯賓斯坦、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任何人一聽,也都知道那是俄羅斯的代表。

當然從國際奧委會和全世界其他人的角度,聽柴可夫斯基,實在是賞心悅耳得太多了。俄羅斯不但沒有損失,現場其他人的耳朵也過了一把癮,柴可夫斯基的音樂,簡直是為俄羅斯臉上貼金了。

只不過這首曲子太過深入人心,許多樂迷聽出東京奧運演奏的版本,第二小節居然降了半個調,忍不住跺腳大呼起來。看,這首俄羅斯「國歌」演奏得好壞,是否對得起作曲家,大家都很關心呢。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