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從何來?歷史檔案館展覽「言歸『證』傳」

A+A-
展品之一:登記身份證時套取指紋的工具。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網

近日不少媒體報道移民或外地置業、升學等資訊,引起我們對身份的思考。說到身份,話題實在太闊,更可有不同的切入點,那不如簡單一點,先從銀包中的身份證入手。一張證件如何代表一個人的身份?歷史檔案館舉辦的年度展覽「言歸『證』傳」,就介紹了香港身份證自 1949 年面世以來的演變;每張證件的材質及所顯示的資料,均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面貌,可說是一趟歷史之旅。

歷代身份證的演變

1949 年起簽發的紙質身份證。 圖片來源:政府新聞網

在發展成如今配有微型晶片等技術的智能身份證前,身份證都只是一張證明身份的紙,歷史檔案館便展出了自 1949 年起以硬質紙張製造的紙質身份證。它應該包括甚麼資訊?無論是哪個版本,不變的是持證人的姓名、性別、相片及身份證號碼,而較早年的證件,還包括住址、工作地址、職業等資料。可惜的是,展覽未有說明為何紙本身份證會包含這些資料,而在另一邊展覽中的資料則顯示,除合資格人士可自行向政府申請外,僱主亦可為僱員及其家屬申請及辦理身份證。

紙質之後就是膠面身份證。1960 年起,為了方便及耐用,紙卡開始「過膠」,同時以藍色及紅色圍邊來區分男士及女士,又印上左姆指指紋。這時亦有了兒童身份證,上面沒有照片及名字,只記下姓氏。申請身份證需要收費,成人要付 1 元,兒童(6 至 16 歲)免費。至 1973 年身份證再有新設計,兒童的亦印上相片及全名,這些改變,令筆者想起 1971 年政府推行 6 年免費教育,小學教育逐漸普及;場內其中一項展品,正好提及當時的身份證的作用之一,是方便核實兒童資料,以辦理入學手續或申請工作之用。之後就是我們熟悉的電腦身份證到近年的智能身份證。

證件以外各種配套

展覽另一個有趣的部分,提及當年因交通未如今日便利,政府會派出流動登記隊為市民辦理身份證。另外,入境事務處亦借出歷代製作身份證的用具、海報、拍下當時登記身份證情況的歷史照片等等,還有由香港電台所製作的相關節目,令觀眾可在這小小的場地內,對「身份證」有多方面的基本認識;然而,當中的社會脈絡與背景,或需觀眾自行再補充。

觀眾入場前需留意,場內不可拍攝;而香港歷史檔案大樓有實行防疫措施,出發前應先行確認場地相關安排。檔案館亦設有網上展覽,可與場地展覽互為補充。

言歸「證」傳展覽。

言歸「證」傳展覽

日期:2021 年 8 月 23 日開始

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 9 時至下午 5 時 45 分

地點:香港歷史檔案大樓展覽廳

費用: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