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慶祝」萬聖節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10 月 31 日早上,有朋友傳來訊息:「你今天準備怎樣慶祝萬聖節?」還未睡醒的我隨手覆了一句:「我不慶祝萬聖節。」想起來這句覆得有點冷淡,可能他有個派對甚麼的,順便想從書海中拯救一下我這個宅男,卻忘記對方是個孤僻怪人。

如果要認真討論,說要「慶祝」萬聖節是有點奇怪,起碼我們不會說要慶祝盂蘭節,也不知道有甚麼值得和可以「慶祝」。當然用東方傳統的鬼節來對比萬聖節是不太準確,而且當代的萬聖節也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宗教節日,其確切的來源都是眾說紛紜。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所謂萬聖節,只是又一個狂歡與消費的契機,一大堆人穿著裝扮服飾,聚在一起喝酒。

說到底,慶祝只是藉口,節日也是一種脫離日常空間的儀式。因為「日常」和「非日常」的空間是互相定義的關係,而共同體也需要透過儀式來確立邊界。儀式本身是可以毫無實質意義的,但只有透過實踐行為,空間才會產生意義,也構建出團體的內部邏輯。

正如基督宗教中的聖地巡禮,朝聖者走出相對封閉的農村生活,移動身體經驗「神聖」的地點空間,才對比出原有生活空間中的「俗世」意義。話說這與香港的大學社團傳統「嗌莊」—— 在學校公眾地方高呼口號宣傳自己,有異曲同工之妙。口號是甚麼其實不重要,事實上根本沒有人聽得懂也不要緊,因為口號是喊給自己聽的。透過一同高呼口號的經驗,才確立出社團這個小組織的內部共同體關係,成為所謂的「自己人」。

對於身處共同體空間外部的人來說,這些儀式都是極盡無聊之事。不是基督徒的話,朝聖也只是浪費體力的長途旅行。加上今天的「儀式」大多與資本經濟結合,商家早就從各種儀式衍生的強制性中發展出不同的技巧,將節日消費轉化成儀式本身。聖誕節到底是耶穌的節日,抑或是那個穿紅衣喝可樂的胖子的節日?

儀式本身的確是無意義之事,隱藏於儀式背後的共同體才是意義所在。萬聖節的搞怪裝扮與派對都是消費勸誘,但向附近的小朋友派糖果卻可以促進鄰舍關係。消費主義只是寄生在社會關係上,卻沒有取代社會關係本身。人類始終不是完全理性的生物,在快要殖民火星的世代中,我們仍需要節日的儀式演出來維持生活的形狀。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