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康宇:看「梅艷芳」,想香港的黃金年代

A+A-
「梅艷芳」電影劇照。

「梅艷芳」的放映,再次在班房內引起關於香港娛樂產業、歌影紅星的討論。

早在九月初學期剛開始時,筆者在浸會大學國際學院所執教的一個課程,已經有關於香港由 70 年代開始、歌影視娛樂發展的討論。在班房內,由第一代廣東歌「歌神」許冠傑,一直講到黃金年代的「譚張之爭」,其中當然少不了百變天后梅艷芳。

為了讓同學快速認識各位天王巨星,我在課堂開始前,播放了林子祥在頒獎禮上所唱的「10 分 12 吋」。大學一年班的同學只有 18、9 歲,望住當年還在世的羅文、張國榮、梅艷芳,距離似遠又近。本來以為現在的同學只會記得「鏡仔」,殊不知大部分人都能認出片段中的歌星,甚至連歌詞也搭得上嘴。

由於梅艷芳在六四事件後的身份變得具爭議性,為顧及班房內的中國大陸同學,我在課堂上講到 80 年代時,主要圍繞當年風頭一時瑜亮的張國榮和譚詠麟。而班上的同學一面倒覺得張國榮勝過譚詠麟,這一點讓我覺得意料之外。就算我後來再播出當年在日本紅白登台、以廣東話和日語雙語獻唱、意氣風發的譚詠麟,同學對於張國榮的愛慕依舊絲毫無損。

為甚麼張國榮離世多年,依然能俘虜年青一代人的心?這一點令筆者非常好奇。事後和欄友傳媒人曾詩敏討論,她認為答案很簡單:因為張國榮的歌影藝演出實在鮮明、前衛得多,甚至可稱得上是跨時代;我卻認為張國榮的魅力在於他已經成為神話,我們喜歡的只是張國榮的傳說、一個對演藝圈黃金年代的想像、一種對逝去了的美好香港的精神寄託。這不是否定張國榮的魅力,而是不幸地,我們要望著其他明星偶像老去。當人變老,失去的不只是青春、還有一些只有年青時才有的執著。

無論在娛樂事業內外,「梅姐」都是一個非常立體、充滿個性的人 —— 這一點和張國榮一樣,兩者在香港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究竟梅艷芳的故事,在今天的香港還可以怎樣訴說出來?年青的一代又會如何看待梅艷芳?認識這個「梅艷芳」後,會否改變社會對於 80 年代香港的想像?這些問題使筆者對「梅艷芳」的上映變得非常期待,同時亦在此邀請廣大讀者一同在戲院尋找答案。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作者為英國劍橋大學社會學博士。曾於香港任職媒體公司及公關部門,對創意經濟發展略知一二。熱愛香港文化,深信香港能成為亞洲最有文化實力的國際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