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踏雪尋梅,芳艷三影?

A+A-
電影「梅艷芳」劇照。

電影「梅艷芳」引起爭議,全球華人以不同層次的情感投射,反應熱烈。

星馬觀眾,在哀悼一個華語流行曲時代的終結。香港觀眾則聯想到梅艷芳與六四的氣節。廣東省地區的中國大陸人士,對此也有種種盡在不言中的共鳴。

電影在藝術上不論成績如何,已是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因為以兩小時的局限,電影拍出來必然不可能取悅所有觀眾。據說導演另藏有 4 小時導演剪接版,此一足本反可成為當前 Netflix 電影規模,可以分集推出。

也只有梅艷芳這個人,橫跨 60 年代殖民地荔園風塵時代、80 年代經濟起飛、香港九七移交、六四的傷痛情懷、2003 年沙士之劫,令梅艷芳在全香港影視界的人物之中,鶴立雞群,成為一個色彩濃烈、層次豐富的人物立體。

雖然無心插柳,在時間中回顧,梅艷芳不經意地糅合了法國的 Edith Piaf、德國的瑪蓮德列治、美國的麥當娜,三大女性歌星典型於一體。

這三位西方女歌星,合起來也成就了歐美時代史的一冊傳奇。第一位戰前出身貧窮,在妓院長大;第二位則在威瑪共和國的歌廳發揮異彩,而不知道納粹的浩劫陰影將至。第三位則在列根戴卓爾時代,享受全球化和自由市場經濟帶來的巨大名氣和財富,一樣重視人權,拒絕去中國大陸開演唱會,三大女歌星,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客,其實成就了西方歌藝女性主義的一卷史詩。奇怪的是,身為前度國際城市的香港,梅艷芳氣質和性格,竟然成為這三個歐美女歌手的倒影。

與大陸的王菲和台灣的鄧麗君相比,華語世界這三位女歌星都各自有強烈的性格。但王菲受制於中國的制度,鄧麗君則是台灣國民黨戒嚴時期的產物。只有梅艷芳是香港「積極不干預」市場政策的產品,任由他自己的選擇和發展。但是無論多自由,似乎梅艷芳無法擺脫一股隱隱的宿命。

香港人今日回顧梅艷芳之悲情, 在國安法時代,人同此心,也逐漸像大陸民間一樣有許多是盡在不言中,是對自身那種宿命的回聲。

======

【梅艷芳社會學研究之一:為何女性主義者錯過了她?】
歡迎訂閱陶傑Patreon:https://pse.is/3s8m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