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鹽生活:印度原住民的食鹽替代品

A+A-
位於印度東北面的濟羅山谷。

食鹽不單是常見的調味料,用以提升食物味道,其含有的鈉亦是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提供身體所需的電解質,以及維持細胞外液和酸鹼平衡;可是過量攝取鹽分又可能會引致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都市人對鹽又愛又恨,長居於深山的印度原住民阿帕塔尼(Apatani)部落則難以獲取食鹽,卻又意外開發出一套無鹽生活,以天然灌木作替代。

在今時今日的發達國家,只要走進超市就可以輕易買到食鹽;但在過去一段長時間,食鹽可以珍貴如黃金,被各方勢力爭逐。食鹽貿易造就了很多偉大帝國,但也成為無數衝突的源頭。即使到今天,世界上依然有一些缺鹽地區(salt-poor region),當中情況最嚴重是西非和撒哈拉地區。在蘇丹的叢林和深山,很多民眾依然受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所折騰,容易有甲狀腺腫大(goitre)等問題,嬰兒夭折率亦偏高。

印度東北部的濟羅谷(Ziro Valley)風景如畫,有一望無際的青山和稻田,載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一個古老的部落阿帕塔尼族就在這裡聚居,他們的主食為稻米,另外有豐富的蔬菜和肉,不過濟羅谷是一個缺鹽地區,沒有鹹水和鹽礦,他們的膳食亦只有很少香料。很長一段時間裡,阿帕塔尼族人都幾乎與世隔絕,到近代才知道食鹽的存在,但食鹽對他們來說太昂貴了,鹽商也難以運貨到濟羅谷。

兩名阿帕塔尼族人;攝於 2011 年。 圖片來源:Frank Bienewald/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不過,阿帕塔尼族就有一種特別的調味料「塔蓉」(Tapyo),能為食物增添鹹味之餘,亦令族人保持健康。「塔蓉」製作方法很複雜,族人一般只會在收成期或者大時大節才會做。他們會先收集蕉葉、穇子、竹葉等植物,曬乾數日再燒成灰燼。然後,他們會小心翼翼把灰倒進一個圓稚型籃筐,再加水擺放三天至兩星期,沉澱成名為「比拉」(pila)的灰水。再過三天,族人會把殘渣抽起,這時才真正烹製塔蓉。

族人要把一個大煲放在烤爐上,加入小量米水,讓其蒸發成一道薄薄的澱粉層,然後才加入少量比拉灰,等它乾成一磚淺土色泥塊,加入棕櫚葉再一次在爐上烤乾,就差不多大功告成。據說塔蓉當初只是被用作飯後清洗雙手之用,後來族人意外發現它會散發一種獨特的鹹味,於是就將之變成調味料,後來更見於多款傳統料理之中。有族人會把塔蓉加進米酒,以平衡酒的甜味,又或者製作成特色沾醬「比基比拉」(pike pila)。

其實,不少地方也有以灰燼入饌的做法,最知名的是美洲人(如墨西哥)會以鹼法(nixtamalization)烹製粟米,過程中加入生石灰,改善口感和提升粟米的營養價值。據當地人稱,醫學研究人員亦認為可安心食用塔蓉。阿帕塔尼族不自覺地從塔蓉中吸收了適量的碘,或因如此他們甚少患上甲狀腺腫大,嬰兒也大多能健康成長。現時很多阿帕塔尼年輕人往城市留學,只剩老一輩族人懂得烹製塔蓉,不過有部分年輕人仍希望學習製作方法,畢竟塔蓉的風味與大城市的食鹽始終不同,也是該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