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捉鬼敢死隊:魅來世界」—— 40 年後的舊生會聚會

A+A-
「捉鬼敢死隊:魅來世界」電影劇照。

要繼續「捉鬼敢死隊」(Ghostbusters),就算不是不可能的任務,也是不太可能。1984 年的經典,那些鬼怪造型,那種激光槍設定,那套制服,放在當日,新奇刺激。過多 5 年拍成續集,已經有種過氣感。你看過有關電影的紀錄片,明白演員又難搞,版權關係又複雜,更會知道為何同年面世的「未來戰士」(The Terminator)一直拍落去,「捉鬼敢死隊」卻消失了差不多 30 年。

直到 2016 年,終於有人挑戰。拍過「最爆伴娘團」(Bridesmaids)的 Paul Feig,找來愛將 Melissa McCarthy,用同一種套路,拍成女版「捉鬼敢死隊」。成績,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一代神作,如果以這一套爛片來終結,作為觀眾也難受,何況原作的元老們?導演 Ivan Reitman 不似 James Cameron 老當益壯,一早放低導演筒,好在,他有個青出於藍的兒子 Jason Reitman。

這一套「捉鬼敢死隊:魅來世界」(Ghostbusters: Afterlife),擺明車馬是兒子為老竇平反之作。女版「捉鬼敢死隊」最蠢一件事,是它把合家歡向的電影,轉移到成人向;而且盡量跟前作切割,以為幾個女人搞搞笑拿住支槍捉捉鬼,對成人來說還有吸引力。「捉鬼敢死隊:魅來世界」自量得多。它兒戲,由 Paul Rudd 主導的笑料,小學雞到不得了,甚至有點似新藝城年代黃百鳴「開心鬼」的影子。咪啱 feel 囉。電影根本是在不停販賣情意結,就販賣到徹徹底底。

「捉鬼敢死隊:魅來世界」電影劇照。

第一代成員 Harold Ramis 在 2014 年過身,劇本由此入手,講述由他飾演的 Egon Spengler 剛剛身亡。他在生前與世隔絕,跟女兒斷絕來往。女兒帶埋一子一女去到老父故居,讓遺傳了眼鏡款式、髮型與科學頭腦的孫女,得到爺爺鬼魂的傳承。電影一直把第一代鬼魂逐一重現,慢慢推到去最後 15 分鐘的高潮,Bill Murray、Dan Aykroyd、Ernie Hudson 故劍重逢,彩蛋時刻,再請埋 Sigourney Weaver 團圓。沒有看過第一集,或者完全忘記第一集的,把「捉鬼敢死隊:魅來世界」當成一齣新片觀看,當然看到很多不足之處,例如情節太簡單,奸角太無鋪排,笑料太無聊,甚至可以話點解咁似「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如果,你當成一次舊生會聚會,像重遇失去聯絡 40 年的小學同學,感受就是另一回事了。

對我來說,「捉鬼敢死隊」有另一層意義。80 年代初,一家四口入戲院算高消費,多數拿來看港產大片。看西片,主要倚賴「明珠 930」。問心,「捉鬼敢死隊」真係唔夠「大白鯊」(Jaws)、「奪寶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或「異形」(Alien)等「明珠 930」常客精彩。不過,我好記得,個棉花糖鬼 logo,搞到成條街的小朋友也著上「捉鬼敢死隊」的老翻 tee。我是跟老竇從電視看「捉鬼敢死隊」。這幾十年,「未來戰士」、「奪寶奇兵」、「異形」…… 不斷有延續篇推出,記憶不斷更新,印象還是很清晰。就算 Arnold Schwarzenegger 再做機械人,就算 Harrison Ford 再做 Indiana Jones,就算異形從心口再鑽出來,就是缺乏了一種久別重逢的激動。不似「捉鬼敢死隊」,似熟悉,但又愈來愈淡忘,突然,望著 Bill Murray 跟新一代捉鬼敢死隊成員 Mckenna Grace 聯手射出激光捉鬼,回憶又一時之間深刻了。我就似看到已過身多年的老竇跟自己在戲院齊齊睇戲,眼淚爆到無法控制。看一齣電影看到這種效果,它有甚麼不足之處,我也完全不會當作一回事啦。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