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業起變革?正在崛起的中產捐贈者

A+A-
去年復活節,一家教堂因應防疫限制而將捐款箱移至室外停車場。 圖片來源:Jens Schlueter/Getty Images

要推動社會改革、救濟貧苦、扶助老幼、保護環境,並不能單靠政府,更多時需要大眾參與,其中一個渠道就是慈善工作。但在過去,慈善事務有時更像超級富豪的俱樂部,甚至是他們鞏固權力的工具。有報道指出,隨著在新興經濟體,中產捐款者愈來愈多,情況或將有變。

今年 11 月,美國花旗銀行發表了一份題為「慈善事業與環球經濟」(Philanthropy and Global Economy)的報告,剖析慈善業發展前景。現時全球慈善事務大約總值 2.3 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 3% 以下。過去二十年,全球的慈善業發展都十分「平穩」,沒有大起大落。雖然在一些發達經濟體,慈善業可以佔經濟體的 10%,但在全球層面,經濟比例一直維持在大約 3% 以下,當中 4 分之 3 來自個人捐款和義工服務時數。

花旗銀行報告估計,新興經濟體的中產階級,很可能會改變全球慈善業的面貌。該研究預測到 2030 年,全球會有多達 24 億人躋身中產階級,轉換成每年消費力的話,足足相等於 64 萬億美元。如果他們平均花 0.5% 總開支於慈善工作,就相等於一年約 3,190 億美元的慈善金額增長。另外,女性捐款人也可能會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報告預計到 2035 年,全球 70% 的跨國資產轉移可能來自女性,而她們一般更支持有關平等的議題。

報告亦分析了電子科技將會如何重塑慈善產業。非牟利組織可以更容易統計捐款數字變化,令整個捐款過程和慈善體驗更完善和方便。同時,電子科技也提升了組織的工作透明度,更易與善長仁翁互動溝通,向他們呈現機構的服務成效。不過報告也提醒,電子革命也會帶來新挑戰。非牟利組織可能缺乏熟習新技術的職員;有時候組織申請到的慈善基金,亦會有用途限制,不包括設備和技術升級。報告寄語商界應提供更多援助,慈善基金亦應該給予更大彈性。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道就介紹了一個名為「Giving What We Can」的計劃,結合電子科技,吸引更多中產專業人士做慈善公益。計劃由兩位牛津大學學生於 2009 年創立,目標是鼓勵會員把收入的 10% 捐贈予非牟利團體。會員可以自行選擇心儀組織,也可以按照計劃制訂的組合來作捐款,他們可以經網站追蹤自己的捐款紀錄。現時計劃有近 6,500 名會員,總捐款額達 2.4 億美元。單單在去年,會員數目就急增超過 1,000 人,創辦人估計是疫情激發更多人關心世界發展。

Giving What We Can 計劃,正正引證了年輕中產的力量,其會員雖然亦有退休人士,但也包括很多學生、投資銀行家和商人,會員以中等收入人士為主,年齡中位數只有大約 30 歲。一名 27 歲、定居紐約的亞裔工程師向 BBC 表示,自己在 2019 年加入計劃,當時他只捐年收入的 1%,後來到 2020 年上調到 3%,今年更加升至 15%。他表示這代表自己可能難提早退休,也未必可以把孩子送到私立大學。不過他明白自己已經比很多人活得好,有能力的話,希望可以回饋世界,幫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