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秘話:不可或缺的「搶救清單」

A+A-
羅浮宮等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均有所謂的「搶救清單」,羅列緊急狀況下要救出哪些藏品。 圖片來源:Martin BUREAU/AFP

3 年前巴西國家博物館失火,2,000 萬件文物付之一炬,令人為之痛心。但天災人禍防不勝防,即使有機會把藏品救走,但每一件都價值連城,要如何在千鈞一髮間作出取捨?「經濟學人」早前揭露,原來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皆有張「搶救清單」(grab list)。它們都精簡而隱秘,並最好永遠備用。

所謂的搶救清單,其實各有稱謂。譬如巴黎的羅浮宮就叫作「優先名單」(priority lists),而其他博物館則多命名為「營救名單」(salvage lists)或「搶奪名單」(snatch lists),倫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則把整個拯救過程稱為「營救計劃」(salvage planning)。

光是一間博物館,或已坐擁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件珍藏,但倫敦消防隊遺產規劃負責人 William Knatchbull 指出,一張搶救清單最好只寫「10 至 20 件」,規模較大的博物館,清單也可能只長一點。他理解,「確實很難決定」要寫上哪些藏品,畢竟各個部門主管「都會說自己的藏品,跟其他的同等重要」。

眼見同行爭論不休,部分博物館拒絕接受制定這類清單的必要性。作為美國的主要博物館和研究機構組織,史密森尼學會揚言「不會逐一衡量及決定哪些展品值得在災後被救」,並強調「我們的建築物都很安全」。至於有此清單的博物館,館長們亦不願多談,只因感覺不太光彩。

威尼斯佩姬.古根漢美術館(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館長 Karole Vail 以親子關係比喻:「你要如何在子女之間抉擇?」正如父母會有偏心,一館亦有偏好,但都不便說出口。若選古希臘展品而棄大部分亞洲系列,也會引起爭議。如捐贈者發現自己所送的藏品不在營救之列,更可能會大動肝火。

雖說物輕情義重,譬如一支曾簽署重要條約的鋼筆,其政治意義或許高於一切,但價錢確是「搶救清單」中,另一項不可或缺但不便多提的元素。因為博物館一般抗拒為藏品定價,更莫說有些是無價之寶。再者,許多博物館也付不起天文數字的保費。若給賊人得悉哪些最為值錢,恐會適得其反。

唯獨羅浮宮相對開放,不只承認有此清單的存在,更肯定館內 8 個文物部門均有一張清單。清單內的藏品會按重要性排列次序,最先被救的稱為「主要作品」。雖然羅浮宮不會公開各部門的清單內容,但相信名畫「蒙羅麗莎」和有斷臂維納斯之稱的雕塑「米洛的維納斯」,都會是首批獲救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