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碩果僅存的母系社會

A+A-
印度畫家描繪傳統奈爾(Nair)女性在母系社會的生活(局部);Raja Ravi Varma,There Comes Papa(1893),局部。

繼承父姓,或者是父系社會最明顯的特徵。母系社會今天已屬少數,部分近幾個世紀一直實行母系社會的群體也逐漸式微。印度喀拉拉邦(Kerala)南部往日亦普遍實行母系制度,如今也只剩下少數家庭,保留按母系家族的傳統。

喀拉拉邦的母系社會制度,常見於印度教種姓群體奈爾(Nair)。據非政府組織 Ramuni Paniker 信託基金介紹,直至 1958 年印度政府取締前,喀拉拉邦內的母系制度至少持續了 5 個世紀。該母系社會下,家庭婦女有財產繼承權,且一人可有多名男性伴侶,而後代的姓氏繼承自母親。除了印度教徒,邦內的母系社會一度獲其他穆斯林及基督教社區仿傚。

母系社會何以在父系為主的印度發生,眾說紛紜。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引述主流理論指,古時的奈爾男性成為當地軍人,女性則因留在家中撫養孩子和看守財產,因而成為繼承財產的人。與男性不同,身為土地所有者,女性有著自己的社會地位,經濟上不依賴男性家庭成員,也擁有種性流動(caste mobility)的可能。喀拉拉邦中部一名婦女 Urmila Ranjit 家中仍遵循母系制度。她指,高種姓的男性可娶相對低種姓的女性。

喀拉拉邦只有女性參加的宗教節慶 Attukal Pongala。 圖片來源:Vivek R Nair/Hindustan Times via Getty Images

事實上,奈爾女性沒有傳統的婚姻制度,他們會與男性建立非正式婚姻,即可隨意終止的社會契約關係 sambandhams。喀拉拉邦 Sree Narayana 學院社會學助理教授 Lekha NB 提到,16 世紀起,婆羅門種姓群體南布迪里(Namboodiri)遷移至喀拉拉邦。由於南布迪里每個家庭中,只有最年長的男子才可結婚,家庭其他年輕男性會追求奈爾女性,與之建立 sambandham 關係。Ranjit 指,男人只會偶爾探訪自己的妻子。「他們會送大米、香蕉之類的商品給女性。這些東西在那個時代就是財富。」

在母系大家庭(Taravad)裡,血統以母系傳承,管理家庭的責任則落在最年長女性的兒子或兄弟、男性一家之主 karnavar 身上。報道指,當地女性 Aparna Gopinathan 的家庭,已是今天邦內所剩不多的母系家庭;Gopinathan 的女兒們便繼承了她的姓氏。她指,現在日常決策的權力和繼承所得,在男女之間已經變得更平均,原因是:「有時女性感到 karnavar 濫用了他們的權力;有時是家庭裡男性成員,希望自己對孩子們有更多權利。這就是該制度逐漸衰落的原因。」

喀拉拉邦母系社會的消亡,或許也跟日後社會貶斥 sambandham 的態度有關。生於喀拉拉邦的印度歷史作家 Manu S. Pillai 曾在著作「象牙王座」(Ivory Throne)中指,「社會上有些人不喜歡這種關係。奈爾男女會被斥為混蛋、情婦,要面對『制度落後』等貶抑批評」。喀拉拉邦印度管理學院科澤科德分校社會學教授 AF Matthew 則表示,在昔日英國統治背景下:「這種社會制度,與西方基督教父權制家庭結構大相逕庭,導致前者非法化。」

母系不再的今天,任職編輯的 27 歲奈爾女性 Medha 稱,祖輩那代的女性會獲得大部分遺產。但如今「我們家庭中男女後代的遺產繼承分配更趨平均。家庭財務和日常生活中,丈夫和妻子擁有同等發言權」。儘管家庭結構變得傾向兩性平等,但 Ranjit 與 Gopinathan 坦言,感覺與母親一方的家庭更親近,也更喜歡將傳家之寶留給女兒,而非兒子或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