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 1861 年,英屬香港下的九龍半島(二)

A+A-
1870 年代的香港及九龍半島景觀照。 圖片來源:Photo12/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1861 年 1 月 19 日,領土交接儀式過後,英國政府正式入主九龍半島,是香港歷史重要的時刻。前文提到,在開埠初期的九龍半島,客家人、鶴佬人和惠州本地人發展出蓬勃的採石業和農業。著名香港史學家許舒(James Hayes)在「皇家亞洲學會香港分會學報」發表的文章,同時解構了當時九龍半島的秩序如何得以維持。

許舒形容,19 世紀的港英政府,以「寬鬆管治」(a loose rein)的手法治理九龍半島。首 40 年,政府並未借調裁判官和行政官員處理當地事務;警察和其他政府部門只會在非常緊急的情況下才會出勤,例如火災、持械行劫以及其他暴力罪行。1899 年,香港政府接管新界,才設立理民府,派駐理民官總理地區事務。其實在 1886 年,有一個土地委員會曾依九龍情況,提出類似方案,不過到 19 世紀結束前,該方案都未獲接納。

於是,九龍半島初期十分依賴各村落內部自治。在很多傳統村落中,九龍一眾宗族元老保留很大的權力。許舒的受訪者表示,從前如果有人偷穀物,通常會由村落長老出面解決,如果犯人是村外人,會把他押回所屬村落由他們的長老處理,若雙方未能達成協議,才會把犯人交予鄰近警察局。故此,宗族元老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掌握著真正的地方實權,不過許舒表示仍需要更多研究,以理解港英政府是否支持和承認他們的地位。

而在村落層面之上,還有一些地區的宗教組織。望角村、何文田村以及數個細小村落,就在 19 世紀早期集資興建大石鼓觀音廟。20 世紀初期,觀音廟由 4 個值理所統籌,其中一人是望角村的富豪黃蘭生,另一人是油麻地村的中草藥老闆;另外兩人來自何文田,一人是村裡的長老,剩下一人是當地富商的妻子,是一名虔誠的道教善信。當時觀音廟是區內重要的社交場所,讓工人和農民在苦悶中解困,值理就要負責籌辦打醮等重要慶典。

部分以經商和手工業為主的細小村落,例如油麻地村,還會有名為「街坊」的社群組織。街坊的領袖通常是村內的生意人,主要為貧困村民提供慈善服務,例如供書教學、贈醫施藥、透過帛金會幫村民處理殯葬,還會建設公用設施,幫忙修葺行人路、車道、橋和公用水井。街坊通常會與廟宇保持緊密聯繫,油麻地村就和天后廟長期合作。1876 年天后廟重建,正正是油麻地街坊主導,並在廟內興建學校;1888 年贈送了大鐵鐘;1894 年則在廟的一旁設立鄉公所。

九龍半島毗鄰香港島,自然也吸引不少傳教士到當地活動。據指當時最深入客家群體的是崇真會(Basel Mission),在九龍半島興建教堂和學校,而何文田村的基督徒就特別多。崇真會早在界限街以北,仍屬滿清帝國時的深水埗村設有傳教中心,為九龍以及後來新界地區的居民提供服務。宗族元老、廟宇、街坊、教會等民間組織各自發揮作用,維持九龍秩序和民生服務,一直到 20 世紀九龍大舉城市化後,原有政經秩序瓦解,情況才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