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不干預 —— 港英政府的中國通」一書的主旨,是將殖民地香港的成功,歸功於一班學貫中西的西方精英。他們能融入中國文化,衍生一種新的、以道德倫理為基礎的管治哲學。此書能令讀者明白中西文化雖有差異,但兩者從來並非對立。西方國家對於滿清以及近代中國的影響,絕不只有中學教科書上的八國聯軍燒殺搶掠;一眾來華傳教、仕官的西方知識分子,他們的貢獻亦應受到肯定。
此書亦都釐清了一個香港人長期搞不清的政治現實:殖民地政府不能單純地被視為一部隸屬於英國政府的管治機器。這一班長期和華人打交道、受儒家文化洗禮的洋官,他們審視問題的角度、所作出的政治判斷,往往與英國當地的官員產生衝突。這亦都解釋到為何時至今日,香港議題在英國依然存在爭議,因為長久以來英國政府和殖民地政府的觀點並非一致。
但「積極不干預」立論基礎亦有其盲點,例如書中指出一眾殖民地官員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們接受英國傳統公學教育,培養出紳士精神,同時又因深受中華文化熏陶而散發中國士人氣質 ,因此能夠按道德倫理做政治決策,平衡各方利益,達到社會公義。但事實上歷代殖民地政府中的「中國通」只是鳳毛麟角,不少港督如末代港督彭定康等都不懂中文;來自殖民地部或外交部出身的官員,亦只是在入職前研讀過兩年中文,這與書中提到的赫德、莊士敦等人長期浸淫於華人圈子相距甚遠。
另一方面,如果將「積極不干預」與高馬可教授的「香港簡史」對讀,將會得出截然不同的歷史面貌:殖民地政府雖有推出各項惠民政策,但香港與公義社會依然有一段距離。過分強調殖民地政府的德政,將忽視香港社會的歷史全貌。
例如「積極不干預」第 15 章指,1946 年香港警隊擴充,同時加強警員的薪酬福利,吸引不少外籍軍人和其他英國殖民地的警員加入,提升警隊質素;又引述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指香港政府(包括警隊)頗為清廉 —— 但這些判斷明顯和事實不乎。「簡史」指出,在二次大戰後(即 1946 年後),香港的貪污受賄情況非常嚴重,情況持續至廉政公署成立。社會工作者、前市政局議員杜葉錫恩花幾十年揭露殖民地政府貪污舞弊的情況,最著名事件包括警察向小巴職工收取保護費;而總警司葛柏因貪污受查潛逃後,負責調查的百里渠(Sir William Blair-Kerr)法官更指警隊腐敗已經深入骨髓,政府部門幾乎無一不貪污。
不論英國紳士還是中國士人,貪污腐敗明顯有違政治道德,如果殖民地官員的管治哲學是如「積極不干預」所講,按倫理做決策,何以貪污問題會在香港落地生根?
在此指出兩書矛盾之處,並非要否定殖民地官員對香港發展的貢獻。即使他們就如書中所寫,受過高等教育、有高尚人格,始終政治是眾人之事,個人的道德修為並非必然能夠轉化為政治力量,將焦點集中於港英政府的中國通,是對殖民地時代政策的一個狹義解讀,未必有益於理解當時社會的歷史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