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以負面情緒為恥

A+A-
圖片來源:Andrik Langfield / Unsplash

新一年才剛開始,本應充滿期盼。但隨著壞消息接踵而至,使得不少人陷入負面情緒中,當中有些人會強迫自己不再想傷心事,當負面意念在腦海中縈繞不去時,他們甚至會質疑是自己太懦弱。不過,心理學研究反映,人要學會正視及了解自己的躁動不安,才能化悲憤為力量,保持身心健康。

或因自小受長輩及社會灌輸影響,凡事保持樂觀,似乎成為大多數人的金科玉律。也正因如此,人們往往可能會因為流露出合理的負面反應而自責。英國科學作家 David Robson 近日在英國廣播公司(BBC)撰文指出,想斷絕負面思考及自我懲罰的傾向,可視為「情緒羞恥」(mood shame),即將不好的情緒歸咎於個人的失敗。

目前已有科學研究證實,情緒羞恥或有損健康。其中一個研究要求受試者思考 「我告訴自己不應有現在這種感覺」、「我批評自己有不合理或不適當的情緒」、「我認為自己某些情緒不好或不合適,而我不應該感受到這些情緒」三個狀況,並由 1(從不/不太正確)到 7(經常/大部分正確)為之評分。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心理學教授 Iris Mauss 訪問 1,000 名參與者後,發現評分愈高的人,出現抑鬱及焦慮症狀的可能性就愈大,而他們整體生活滿意度及心理健康程度往往也較低。相比之下,接受自己的想法及感受的人,心理往往較為健康。

Robson 就指出,比起改變自身感受,或者我們可以改變看待情緒的方式。例如失望可能會讓人感到不愉快,但這種情緒也有助我們從錯誤中汲取教訓。通過為感覺賦予更積極的意義,並承認其潛在用途,而非感覺那「並不健康」,有助改變大腦及身體對不安的反應。

像在德國柏林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Human Development 進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要求受試者對緊張、憤怒或沮喪等情緒評分。他們更會被詢問,覺得這些情緒是否合適、具效用及意義。總體而言,在「壞」情緒中看到積極價值的參與者,在心理及身體健康方面的表現往往要比其他人要好,包括他們患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等風險較低,甚至肌肉力量亦更強。

另一項有 28,000 多人參與的縱向研究中,參與者被要求自我評估精神緊張及焦慮程度,以及是否認為壓力會損害他們的健康。他們的對壓力的看法,似乎影響其死亡風險,在研究期間,比起感到壓力但認為其沒有太大負面影響的人,承受大壓力並認為壓力會帶來損害的人死亡率要高得多。所以,就算情況再壞,與其否定負面情緒,不如學會與之共存,肯定情緒也有其價值。當人們好好地接受情緒時,也可以由此緩和生理反應,並幫助身心更快恢復,減輕身體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