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豆腐:入得廚房,出得美國

A+A-

環保意識提高及素食人士增加,本已令植物性飲食漸受注目。疫下消費者更注重健康,對這類食材的需求發展成為全球趨勢。曾被歐美人士嫌棄「無味」的豆腐,現時在美國超市的銷量急升,2020 年零售市場較前一年擴大 4 成。但要成功外銷,日本的生產商從口味、保存期到烹調方法,都花了不少功夫。

根據美國植物性食品協會等組織進行的調查,2020 年這類食品的零售銷量比前一年增加 70 億美元( 約 545 億港元),增幅達 27%;57% 的美國家庭、即超過 7,100 萬戶購買,較前一年上升 53%。而在此市場當中,以「TOFU」之名為美國人熟悉的豆腐,銷售額急增 1.75 億美元(約 14 億港元),飆升 40%,較前一年的 8% 增幅翻了 5 倍有多,人氣暴漲。

其實早在 1999 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建議每日攝取 25 克大豆蛋白,有助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後,生產商已積極開發豆腐等大豆製品,加上美國當時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可謂集齊了豆腐普及的條件。但 1980 年代後期,有大型報章指豆腐「乏味」,形容為美國人最討厭的食物,長期備受冷落。為了扭轉局面,唯有從口感及味道著手改良「TOFU」。

森永乳業的 MORI-NU 豆腐系列有不同硬度,令美國人可以搭配各類食材烹調,打破「無味」的負面形象。 圖片來源:Spoons and Stilettos

在美國生產及販賣豆腐 40 年的森永乳業,旗下 MORI-NU 系列可在常溫保存 1 年,並按硬度、成分及口味分為 8 類,去年推出的 MORI-NU PLUS 更增強嫩滑感和蛋白質等營養,希望以「貌似豆腐的全新大豆基營養食品」,吸引彈性素食者。進軍美國豆腐市場近 30 年的 House 食品亦有約 50 種不同硬度甚至形狀的產品,其中 Premium TOFU 系列保存期亦長達 65 日。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日本副代表立石雅子解釋:「日本餐廳急增,歐美人士喜歡的產品也更多了。」而隨著不同硬度和口味增加,美國人可更易按喜好烹調這種方便的植物性食品。像把木綿豆腐切粒加菜或肉來炒,或把豆腐放進沙津,甚至製成 smoothie 或泥狀後加進甜品,這些食譜都在「TOFU」日漸流行的背後,扮演了重要角色。

森永乳業並未公佈美國豆腐業績,但指「2020 年度出貨量較前一年大幅增加,2021 年度亦有此傾向」。House 食品在 2020 年的營業額,較前一年多出 134 億美元(約 1,043 億港元),增長 3.3%。負責人指出,「過去客群以亞洲人為主,現已擴展至白人為中心的美國人」,後者的比率更在前年首次超前。植物性食品流行,集團預計業務會乘勢增長,已在美國增加投資,提升設備及建新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