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關於荷蘭的新聞,當地大約 70 家博物館變身為理髮店、健身室、修甲店、美容院,抗議政府就疫情對文化場所作出限制。計劃名為「Theatre Hairdresser」,發起人包括喜劇演員 Sanne Wallis de Vries。
荷蘭 12 月時進入全面封鎖,政府於本月較早時放寬部分措施,限時段重開非必需品商店,還有健身室、理髮店和妓院。不過,戲院、博物館、劇院及音樂會場所繼續關閉。有見及此,部分文化和藝術界人士索性將博物館短暫變成理髮店和修甲店等,以「玩味」方式抗議,引起社會對文化界形勢之關注。觀乎網民反應,普遍讚歎,亦有人慨嘆難怪疫情仍然嚴峻。看圖片,有人在梵高畫像面前修甲,筆者倒是在想,不知該荷蘭大師在天之靈看到的話,會否會心一笑?
真是光陰似箭,筆者回想從荷蘭回港已有一年。上個冬季在荷蘭又一次的小旅居,當時仍未是最冷,但那段日子,每每陰天,現在仍記得有時獨自走在路上的蕭瑟之感(別誤會,阿姆斯特丹可是風光明媚的,如非封鎖狀態,城市更見意思和生氣)。香港跟荷蘭大有不同,只是執筆之日的陰天,讓我憶起去年。
那邊廂的荷蘭一度進入封鎖狀態,只是今次荷蘭人有此一著發揮創意;這邊廂的香港又一波疫情,多方面措施再次收緊,好像還原到大概一年前。
一年過去,疫情依然反覆,大家還是在問:究竟何時了?城市仍在陰霾當中,撲殺倉鼠、圍封大廈等動向接二連三;康文署轄下體育處所悉數關閉,香港女子 15 人欖球隊缺乏場地訓練,各因素影響下,被迫棄戰「欖球世界盃 2021」外圍賽,征世界盃夢碎……
抗疫政策是與非,各有說法;荷蘭人的「抗議」是有力還是無理,亦難一錘定音。倒是被他們的樂觀和幽默再次提醒,抗疫中的自覺意識和生命力,不能失去。防疫要謹慎,但別讓自己長久活在恐慌中。
梵高博物館在「變身」之日的帖文,引用梵高的一句:
Hoping for better times mustn’t be a feeling but a doing something in the present.
如果我們暫時無法撼動現時的處境,那麼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我們的心和念,都總得轉。光陰沒有在等人,世界也只能繼續運作下去;如果我們漸漸忘記這點,對處境太習以為常,那麼錯過的,也只有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