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災難時,被遺忘的一群

A+A-
3 月 18 日,南相馬市有民居受地震影響而停水,市民到街上排隊取水。 圖片來源:路透社

3 月 16 日,日本再一次遭遇強烈地震,至少 4 人死亡,逾 200 萬戶電力中斷。日本處於活躍地震帶,土生土長的民眾普遍都有應對災難的知識,可是由於出生率持續偏低,當地陸續吸納更多移民和外籍工人。名古屋大學三位學者就在「東亞論壇」共同撰寫評論,呼籲政府要加強外籍居民的應對災難的能力。

評論首先讚賞日本雖然經常受地震、海嘯和颱風所侵襲,但整體的災難應對準備十分充足,例如市民經常進行緊急逃生演習,公民教育亦做得完善,故此日本市民在災難發生時,一般能沉著應對,並在事後迅速復原。不過三位學者認為,當日本官方機構近年推動「多文化共生」時,其背後價值觀亦應該融入到該國整套防災政策之中。現時當地政府和學界缺乏非土生日本居民如何面對自然災難的資料,例如他們準備的充分程度、能否獲取資訊等。

近年多場自然災難,譬如 2016 年 4 月的熊本地震、2018 年 9 月的強烈颱風燕子,以及 2019 年的中度颱風法茜,皆對日本造成巨大破壞,經濟損失均數以 10 億美元計,而且皆造成人命傷亡。可是,在上述三場災難中,非土生居民所受影響往往較大,原因是當地政府未能充分並有效警示他們。很多地方政府近年才開始向非土生居民發放災難應對資訊,包括訓練義務翻譯人員、製作多語言小冊子、海報和指南。

根據三位學者在 2019 年對地方官僚和專家進行的訪問,上述新措施成效成疑,而且災難後甚少會進行系統性檢討。為了解非土生的日本居民究竟如何接收相關資訊,他們在名古屋進行訪問研究。研究發現,非土生居民的日語水平能力,對災難應對影響甚微;其經歷才是關鍵因素,例如,如果他們來自菲律賓、越南等較易遇上天災的地區,一般會有更充分的災難準備。當然,過去有防災訓練經驗的人,普遍也準備得更完善。

研究帶出三大重點。第一,現今資訊發達,就算非土生居民日語水平一般,也可以依賴外語資訊了解情況,政府下一步要做的是善用現有資源,做好外展工作。第二,非土生居民並非一個同質(homogeneous)的群體,部分國家出生的人災難應對經驗較豐富,政府要分配更多資源到一些相關經驗相對少的群體。第三,現行的逃生演習和其他訓練項目,可以更針對非土生居民,至少要讓他們知道社區附近正在進行相關活動。

三位學者認為,他們的研究成果不單反映名古屋的情況,也適用於日本其他地方。而一些國外研究也指出,非土生居民受到天災的影響確實更大。現時日本應該首先了解各個非土生居民群體的狀況,例如生活經驗,然後制定針對政策,提升國家的災難復原力(disaster resil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