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衍蒨:斐濟美人魚(上)

A+A-
斐濟美人魚畫像。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斐濟美人魚(Feejee Mermaid/Fiji Mermaid)被「發現」於 19 世紀中上期,及後被美國傳奇馬戲團大亨 P.T. Barnum 所宣傳,並曾經到紐約、波士頓及倫敦展出,隨後去向未明。

大眾一般都會將美人魚想像成童話裡面的模樣,可是斐濟美人魚的樣貌絕對不吸引,甚至恐怖!它的上半身為猩猩型態,下半身則呈魚尾狀。但由於它並非天然而生,因此令人震驚及好奇它是以甚麼動物製成,製造它的動機又是甚麼。根據 Jan Bondeson 於 1999 年就斐濟美人魚發表的文章,從檢查及分析所得,其上半身為紅毛猩猩(orangutan),下半身則為三文魚。而美人魚「發現者」Barnum 形容其為一件醜陋的乾枯物,約 3 呎長、口部張開、尾巴翻轉、雙手高舉,就如在極度痛苦中離世一樣。

在「發現」斐濟美人魚後,Barnum 的娛樂事業正式起飛。除了大家都想一睹美人魚的樣貌外,更因為他透過宣傳而燃起了大眾對於美人魚熱的追求。不過,美人魚到底是誰製造,又在甚麼時候製造的呢?根據學者 Steven C. Levi 於期刊 Western Folklore 指出,斐濟美人魚很大機會於 1800 年代初出現,製造者相信為一名日本漁民。Levi 最初認為漁民製作美人魚僅作開玩笑之用,不過隨後 Museum of Hoaxes 作者 Alex Boese 寫道,其實製造美人魚對於日本及印度東部部分村落來說是一種宗教儀式。在 1810 年代,西方國家只有荷蘭人能與日本進行交易,因此有理由相信兩者的貿易當中亦包括了斐濟美人魚。隨著日本於 1853 年對其他西方國家開放貿易市場後,更多美人魚出現在世界不同地方,而每一條都與莎士比亞等文豪描述的畫面完全不符。

1822 年,斐濟美人魚被賣到英國,亦開始了一系列巡迴展覽。同年 9 月,美人魚到達倫敦一所咖啡館,並於裡面的玻璃櫥窗展出,成為了整個城市的熱話,每天都有人付費參觀。與此同時,當時美人魚的擁有者 Eades 邀請了兩位自然學學家協助鑑定真偽,並得出其為偽作的結論。有見及此,他另外諮詢兩位經驗比較少的學者,他們則推斷該美人魚為真品。隨後,Eades 捏造事實,表示一位比較有名的學者亦支持此說法,並引來其激烈反駁,使 Eades 的美人魚事業開始中落,美人魚亦輾轉賣到美國紐約。

到底斐濟美人魚最後如何落入 Barnum 手中?美人魚的下落又是如何?甚至,這對於日本最近發現的美人魚鑑定又有何借鏡?

(待續)

參考資料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一名香港土生土長的骨頭說故人,馬不停蹄地飛到世界各地尋找及代言骨頭的故事,讓他們成為事情最後及誠實的無聲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