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中國有機會進一步染指北極圈?

A+A-
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在雅庫特的一個油田,供應予西伯利亞天然氣管道。 圖片來源:Andrey Rudakov/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俄烏戰爭爆發以後,全球自由陣營對俄羅斯實施極為嚴厲的經濟制裁,大量資金流出俄羅斯,大大打擊該國在北極圈的能源項目。德國普朗克研究院中國研究專家 Trym Eiterjord 在「外交家」雜誌指出,中國可能成為俄方在北極的唯一投資拍擋,意味將可以染指當地。

戰爭爆發前,俄羅斯已大大增加對中國的能源供應,包括出口煤炭額達 1 億噸,俄羅斯石油公司也在 2 月初與中國達成長達十年的協議,會供應中國 1 億噸石油。2 月 24 日,烏克蘭局勢急速惡化之際,中國放寬俄羅斯小麥進口限制,戰爭爆發後,中俄又達成另一份重大協議,兩國會在蒙古建設「西伯利亞二號天然氣管道」(Power of Siberia 2 pipeline),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取得獨家營運權,聲稱每年可向中國輸出 500 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在 2021 年,俄羅斯是中國第三大天然氣供應國,僅次澳洲和土庫曼,佔中國總天然氣入口的 10%,按年升幅接近 50%,達到每年近 166 億立方米的水平,其中一大部分是經過 2019 年落成的「西伯利亞一號天然氣管道」(Power of Siberia pipeline),把天然氣由俄屬北極圈的雅庫特(Yakutia,又稱薩哈)運送到中國。隨著二號天然氣管道落成,俄羅斯會在 2025 年成為中國單一最大天然氣供應國。Eiterjord 分析指,新協議可以令俄羅斯減少對歐洲客戶的依賴,但同時給予中國更大話語權。

俄烏戰爭爆發時,俄羅斯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Novatek),在北極圈的亞馬爾半島擁有兩個重要液化天然氣發電項目。該公司本來正與德國工程公司洽談第三個能源項目,但突如其來的制裁,令該企業痛失資金。其中意大利更在 3 月宣佈凍結其項目股份,而持有兩個項目 10% 至 20% 股份的法國能源公司,亦宣佈未來不會再進行新投資。美國埃克森美孚宣佈全面撤出俄羅斯;日本是少數仍保留在俄能源投資的自由國家。

日本政壇其中一個憂慮,是西方資金撤出後,中國很可能會快速填補當中的空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現時持有亞馬爾半島能源項目大約 20% 股權。在 2021 年 11 月,諾瓦泰克亦與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簽下總值 25 億歐元的貸款協議。同年,上海國企申能股份與諾瓦泰克達成一份長達 15 年的合同,買下 300 萬噸液化天然氣。今年 1 月,浙江省能源集團也與諾瓦泰克達成一份長達 15 年,每年 100 萬噸的天然氣進口合約。

俄羅斯現在仍依賴外國的船運技術,特別是破冰船,來出口液化天然氣,其中尤其倚重南韓的三星重工和大宇造船。然而戰爭爆發之後,南韓宣佈會收緊海洋技術出口。中國的國企公司正希望塑造自己為技術輸出商,改善天然氣載體設計技術,中國海軍研究所就致力提升極地破冰船技術,以超越南韓船廠的水平。Eiterjord 認為,無論如何,俄烏戰爭已經嚴重削弱俄羅斯的實力,將之推向孤立的境地,也使其不能抵抗中國在北極圈日漸擴張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