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地方議會選舉:兩弱相爭的局面

A+A-
圖片來源:路透社

5 月 5 日,英國舉行選舉,全國近 200 個地方議會進行換屆投票,涉及約 6,800 個議席。最終,執政保守黨總共失去 487 個席位,以及 12 個地方議會控制權,卻只贏得 1 個。香港建制媒體以「慘敗」來形容保守黨表現。曼徹斯特大學政治學教授 Robert Ford 就在「衛報」撰文,作選戰賽後分析,提醒大家工黨亦不算勝出選舉,英國政局看來正重回兩弱相爭的混亂局面。

保守黨在這次大選中損失的 487 席,相等於其原有議席約 4 分之 1。Ford 表示保守黨在倫敦地區的衰落是可以預期的,但連多個心臟地帶都失守,才令人大跌眼鏡。半個世紀以來,工黨不曾取得班列特(Barnet)、灣斯禾夫(Wandsworth)和西敏(Westminster),上述都是戴卓爾夫人時期保守黨的死忠區域,但工黨今次一口氣拿下三個地區的控制權。倫敦接近工黨一黨獨大,而在英格蘭南部,保守黨跌勢亦未止。

然而,工黨本身只輕微增長 108 席,取得 11 個議會控制權,但同時失去 6 個,選票所得比與 4 年前相約。工黨選民基礎較年輕、種族多元,亦較支持留歐。在倫敦,工黨連番攻陷多個議會,在英格蘭南部也稍有進賬。可是在英格蘭中部地區,工黨的得票率停滯不前;在北部更加稍稍微跌,令工黨在關鍵戰場反而整體失利。保守黨大敗,固然令首相約翰遜面對的壓力倍增,但傳統對手工黨未能乘勢追擊,也令該黨黨魁施紀賢飽受抨擊。

是次選舉的大贏家,其實是走中間路線的自民黨,在全國上下一口氣搶得 222 席。2010 年大選時,自民黨曾經與保守黨共組聯合政府,但後來黨內醜聞連連,在英國脫歐和蘇格蘭獨立議題上又被其他政黨搶去焦點,2015 年大選遭逢慘敗。近年,兩大黨表現頹廢,自民黨就重新扮演「囊括型政黨」(catch-all party)角色,吸納兩大黨的選票,在英格蘭一些保守黨的心臟地區有所斬獲,包括前首相卡梅倫老巢西牛津郡,另外於在蘇格蘭和威爾斯亦有增長。

新興的左翼政黨綠黨亦進賬 87 席,增幅一倍有多,當中 60 多席在英格蘭地區,不過尚未取得任何議會控制權。綠黨從保守黨和工黨手上皆有贏得席位,其崛起令傳統兩大政黨頭痛,過往由工黨根據的南部市鎮,如海斯廷斯(Hastings)、南泰恩賽德(South Tyneside)、牛津等地區,都有議席流向綠黨,又在蘇格蘭搶佔部分蘇格蘭民族黨的蘇獨票源。綠黨連續三次大增幅,也顯示該黨已經在英國政黨間站穩陣腳。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愛爾蘭議會選舉中,走愛爾蘭民族主義路線的新芬黨,破天荒成為議會最大黨,擊敗掌權 15 年、立場親英的民主統一黨。不過分析就指,新芬黨得票增長其實並不明顯,僅 1.1%,反而是民主統一黨的內部分裂,令新芬黨有機可乘,但新芬黨的選民結構較年輕,長遠亦比民主統一黨有優勢。新芬黨副主席奧尼爾呼籲就愛爾蘭統一問題展開辯論,為英國複雜的政局再添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