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ashi:迷因的前世今生

A+A-
「迷因」為網民基於特定圖片和句式進行的多次創作。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迷因」(Meme)一詞在 2010 年代開始,被用於指稱網絡文化中的群眾創作,尤其是基於特定圖片和句式的多次創作。各迷因普遍有其穩定的文化邏輯,但又會在不斷創作的過程中被轉譯。

「迷因」一詞的語源可以追溯至 20 世紀初德國博物學家理查德.塞蒙(Richard Semon),他討論記憶的形成時,挪用了古希臘的記憶女神「梅內密」(Mneme)的名字,指稱「人類文化的基因」。當外部世界的刺激轉化為內部精神印象,成為腦內永久儲存符號的時候,梅內密會形成記憶的「印跡」(Engram)。

達爾文在 1859 年發表「物種起源」,提出一種生物是源於另一種生物,所謂物種其實是一種演化的過程。孟德爾(Mendel)在 1865 年基於豌豆雜交的實驗,提出了遺傳因子的學說,成為了演化論的基本理論。在 19 世紀末的歐洲,記憶是屬於生物演化的自然科學題目的一個屬類。正如理查德的討論,關注點是記憶與文化的生物性,而文化記憶的研究其實是神經科學的延伸 —— 所謂文化是被視為身體生理的其中一種表徵。

直到 20 世紀初,人文與社會科學開始分家,記憶研究也發展出了幾個大方向,一是以涂爾幹(Durkheim)和霍布瓦克(Halbwachs)等人為首的法國社會學、起源於佛洛伊德(Freud)而成於美國的精神分析和心理學,另外是德國和瑞典為主的神經科學和生物學。

這幾個討論方向事實上是藕斷絲連的,「印跡」等概念後來進入了演化心理學的討論中,指稱構成人類文化的基本單元。英國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 1976 年的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認為每個人類的個體都是生物基本單元的攜帶者與複製者,當「基因」扮演生理機能的原始因子,「迷因」就是社會和文化的原始因子,而「印跡」也成為了記憶的物理足跡的指稱。

道金斯普遍被認為是「迷因」一詞的創造者,除了因為他身兼暢銷科普作者的身份之外,還因為他的確是將有關概念直接與網絡文化中的群眾創作連繫的第一人。網絡迷因的文化構造,在特定的圖片和句式中再創新意義,這個過程成為了基因對應環境而產生生理變化,也就是物種演化的類比。

雖然我們知道他事實上也是挪用了前人的概念,並且繼承了由 19 世紀至今的思考。不過這是學術討論的自然流程,研究者透過收集前人留下的訊息碎片,基於過去的討論進度,生產出新的額外知識。而關於迷因的概念與語言,也基於過去的討論,構成了屬於自己的「印跡」與「迷因」。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