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持續,通脹飆升及貨物短缺成為常態,部分食物出口大國相繼「落閘」。先是印尼停止輸出棕櫚油三週,接著印度及馬來西亞分別禁止出口小麥及活雞。有農業專家憂慮,「糧食民族主義」(food nationalism)或從此興起。「經濟學人」分析更指,這類政策推高了全球食品價格,卻可能無助於穩定本地市場。
根據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俄烏開戰後至少 20 個國家實施某種出口限制,共佔全球市場 1 成卡路里。聯合國呼籲各國三思,強調保持卡路里跨境流動,方是確保全球糧食安全及減少價格波動的上策。印尼這個全球最大棕櫚油生產地,從 4 月底禁止出口至上週一;作為第二大小麥生產國的印度則在 5 月中頒令,不准把這種主要穀物輸出境外;馬來西亞 6 月開始停止出口活雞,直至「國內價格和生產穩定」。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 Sonia Akter 認為,上述皆為「糧食民族主義」實例,指這些政府「視保護國民為首要之務」,而從 2007 至 2008 年糧食危機的經驗來看,將有愈來愈多國家倣傚。但「經濟學人」質疑,難以區分此舉控制國內通脹之效,以及氣候或釋放糧食庫存等其他因素。另有證據指禁令可能帶來反效果,像是農民或會囤積出產直至解禁,長遠甚至鼓勵他們改種不受制限的作物,導致本地減產。
「經濟學人」又指,即使本地價格回落,也不見得皆大歡喜。發展中國家的貧窮人口多以務農維生,過去有研究發現,坦桑尼亞禁止粟米出口或使貧窮率上升,因為社會中最窮的一群收入減少,超出價低帶來的任何好處。出口大國的禁令更是影響深遠:印度禁止出口小麥後,全球價格即日漲 6%;2008 年越南禁止稻米出口,中、印及柬埔寨快速跟隨,世界銀行估計當時的連串出口限制,整體導致全球米價上升 52%。
南洋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講座教授 William Chen 相信,近期的出口限制僅屬暫時,而非成熟的糧食民族主義,因為「其他國家對食品實施禁令,後來又撤銷」。一些經濟學家則建議,在保持貿易開放的同時,加強社會安全網,該比限制出口更為有效。當然最好還是早日結束戰爭,或至少讓烏克蘭的穀物自由運輸,否則就如該國第一副總理 Yuliia Svyrydenko 所言:「當你計及,原來餵飽 4 億人的烏克蘭出口食物被攔截,再加上肥料問題、乾旱、食品成本、燃油成本,我們將看著一場地獄風暴在地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