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城市保育,我們習慣把焦點放在有形的建築上,卻經常忽略迴盪在城市中的各種聲音,無論是單車鈴聲、地盤的打樁聲、小販的叫賣聲,同樣記載著庶民生活的豐富細節。近年世界各地有愈來愈多藝術家及保育人士,都盡最後努力記錄瀕臨消失的城市聲音,其中也有香港藝術家的身影。
埃及開羅,這座擁有悠久上古記憶的城市,政府正展開多項大膽發展計劃,最受爭議者是營建「新行政首都」,政府辦公室將逐步遷出開羅,勢必改變城市面貌。加快富裕階層遷出老舊的社區,紓緩嚴重擠塞的交通同時,也可能使人聲鼎沸的舊社區瓦解。
「華盛頓郵報」報道,在過去數年,28 歲、從事藝術創作的 Youssef Sherif 與 26 歲的 Nehal Ezz 在首都街頭徘徊,以錄音方式把瀕臨消失的聲景(Soundscape)記錄下來,早前開始在 Instagram 開設帳戶分享不同聲軌,期望建立可搜尋的聲音數據庫。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與其他伊斯蘭教為主的城市相似,矗立在開羅的無數清真寺宣禮塔,每天都有 5 次廣播召喚信眾禮拜,這些頌經的聲音,是開羅聲景所不可或缺的。而在混亂的道路上,無時無刻都夾雜著汽車響號聲,的士也總以響號兜客,在路上疾馳的小巴與電單車,則為城市添上低沉的引擎聲。
在破落的橫街窄巷,不時會傳來收購舊電器和舊物的叫喊聲,這些「收買佬」多數騎著單車、三輪車甚至驢車,街邊還有各類工場傳出刺耳的鋸鐵聲。在迷宮般的巴剎市場內,有店家以擴音器叫賣,兩旁充斥五味雜陳的香料,香料互相撞擊跌入包裝袋內,也為市場帶來細細碎碎的雜音。單憑這些聲音,便足以讓我們在腦海的大金字塔佈景前,交織出開羅獨特的城市景貌。
城市聲音不只是噪音
夏威夷大學歷史保育系教授 William Chapman 向路透社指出,聲音保育可讓我們一窺城市曾經的面貌,假如 18 世紀巴黎有錄音設備,我們很可能會聽到豬隻被帶到市集的聲音。這是建築保育再好,也無法重構的城市活動。
可惜的是,現代錄音設備普及,我們卻依然忽略對聲音的記錄。加州文化保育機構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保育專家 Jeff Cody 慨嘆,過去多數城市的聲景研究(Urban Soundscape Studies)都針對噪音污染,保育城市身份的努力,只放在建築物及視覺作品上。
在印度德里,小販傳統會唱著歌推銷商品,由蔬菜到鞋子應有盡有。這曾經是德里尋常的街頭聲景,但隨著政府監管愈來愈嚴,加上市場競爭劇烈,傳統小販人數愈來愈少,他們的歌聲也隨之消逝。印度藝術家 Rashmi Kaleka 在 2000 年起記錄這些小販歌聲,在 15 年間收錄超過 2,000 條聲帶,透過藝術裝置在國內外展出。「他們正在消失,轉行做其他生意。對他們來說,街頭販賣變得不可行也不經濟。」
近年,香港亦有類似的保育行動,音響設計師簡僖進經營網站「AK IN KK」,專門收錄城市邊緣的自然聲景。兩年前他向路透社記者提到,港島的電車不時被投訴噪音污染,近年一直加入靜音設備,意味著經典的「叮叮」聲也可能有消失的一天。而 2021 年成立的「香港城巿聲音紀錄計劃」,其聲音圖書館暫時記錄 37 段地區聲景。網站提醒,城市有太多的聲音,我們習以為常,「一旦這種日常不復存在時,我們才會察覺生命的一部分已經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