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浩基:The Beatles: Get Back —— 對同一影像的不同見解

A+A-
紀錄片 The Beatles: Get Back 劇照。

傳奇天團 Beatles 自 1970 年解散至今,超過半世紀,但對全球流行文化的影響從未減退。前年是其最後一張專輯 Let It Be 發表的 50 周年,Disney+ 頻道也推出了由彼德積遜(Peter Jackson)主理,長達 6 小時的原創紀錄片 The Beatles: Get Back

該片是關於 1969 年披頭四趕在 22 天內創作最後一張專輯的過程。由於當時跟電視台合作,拍下了這 22 天、超過 60 小時、從未曝光的片段,詳細記錄了整個創作和排練過程,當中包括了爭拗和各人之間的關係。

後來因為披頭四解散,因此這些片段就被鎖在保險箱內,一直未有曝光。輾轉過了半世紀,在彼德積遜得到各方授權後,花了 4 年時間去重新處理片段,包括邀來紐西蘭的後期製作公司 Park Road Post Production,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及人手修復毛片,成功將當年的黑白片段重新加上顏色。

許多人都以為這種把黑白變成彩色技術很簡單,但其實並不是,因為當中包含了許多電腦特效的處理,包括煙及光影的變化。要把黑白菲林轉成彩色的話,層次得另外再做,一定程度上就像要把 2D 電影變成 3D 一樣,需額外處理。

另外,由於當年的毛片是單軌聲道,必須以高超技術,把各人的聲音、現場環境聲及音樂聲分軌,再重新製作,才能做出現在的效果。

當然,彼德積遜及其團隊從來都是以特效見稱,還有修復百年歷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紀錄片 They Shall Not Grow Old 之經驗,因此可算是質素保證。

此紀錄片雖長,但一點也不沉悶,就像接下了一個臨時替工,到現場當個電工或茶水之類,然後一直在偷窺披頭四的創作過程一樣。

這 22 天,其實已是披頭四開到荼蘼的最後歲月,你能在影像中看出,披頭四彷彿成了披頭五,小野洋子一直坐在 John Lennon 身旁,不是在織冷衫,就是在寫筆記,各人關係看似平和,但均藏暗湧。當然,在過去我們就覺得小野洋子是令 John Lennon 脫隊和披頭四解散的一個主要導火線,但有趣的是,不同人有不同見解。有不少外國的 John Lennon 粉絲在看過後,都紛紛在網上表示,這紀錄片印證了小野洋子並沒有干預他們之間的創作,因為在整個過程中,她一點也沒有搭話,只是安靜地在織冷衫和陪伴著自己的丈夫。但反對這觀點的其他披頭四粉絲則反問了一個問題:你有看到另外 3 人的太太或情人坐在旁邊嗎?

但許多時候影像既無立場,但也有立場,在於看者本身自己的定位。當然,紀錄片導演也有主導的「嫌疑」,但世間上並沒有百分百客觀立場的紀錄片,任何一個影像的取選和剪接,其本身都暗藏立場,只有藏得好和藏不好的區別。

難得的是,從 The Beatles: Get Back 這個紀錄片中,看到兩派不同觀點的人,在看同一個影像時,都能用以支持。其實在不少社會事件中也有同樣情況,大家到頭來還是想從影像中,找出支持自己立場的證據。

不管你認為小野洋子是魔女,還是繆思,這個紀錄片能讓你有機會坐上時光機,回到 50 年前,在巨星旁邊當上一次小替工,也算是一個難得的回味。對我而言,也革新了我的一點印象。由於在我成長時,我認識的 John Lennon 已是其單飛之後,所以我一直以為披頭四的主創靈魂就是他,但在這個紀錄片中,讓我發現了,原來 Paul McCartney 也主導了許多創作和樂團事項,當時年幼無知,還以為他最厲害的,只是一直不停的再婚,在看完之後,對他有了新的看法。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亂世閉門讀禁書,看舊片。幸福感覺,來自吃喝與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