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俊傑:「分心的決心」—— 肯求變始終值得表揚

A+A-
電影「分手的決心」劇照。

原本在香港,「分心的決心」不是叫「分手的決心」,而是叫「報復式分手」,很有朴贊郁早期作品的色彩。看過電影,你便知道不改名也不行。因為不改名,似乎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我一直覺得朴贊郁的作品軌跡,有點似王家衛。「JSA 安全地帶」是「旺角卡門」,穩打穩紥地討好一般觀眾歡心;成名後,「原罪犯」便是「阿飛正傳」,拍自己主觀地認為最應該拍、破格、一鳴驚人的風格;之後的「私房嚇」(Stoker),就是用外語拍多一次自己最著名的風格,一如「藍莓之夜」(My Blueberry Nights)。返回主場,自然想尋求轉變和突破,王家衛選擇功夫,拍了「一代宗師」;朴贊郁則拍出「下女誘罪」與「分手的決心」。

「復仇三部曲」建立出來的暴力美學,去到「饑渴誘罪」與「下女誘罪」,換轉成情慾。但無論是一鏡直落的打鬥,還是女孩向女孩吹耳的挑逗,也是包裝住一條懸疑的主軸,再利用懸疑反映出人性各種的陰暗。來到「分手的決心」,朴贊郁的信心,是到了一個完全不用包裝紙的地步,甚至連主軸也淡化。會不會失望呢?我也以為自己會失望,像十幾年前看「再造人之戀」。但事實上竟然沒有失望。或者是自己老了,終於懂得專心,和不要太自我中心,只接受自己喜歡的;也可能是導演說故事的技巧又進步了,就算拍得內歛無比,只有一段男女心理、情緒上,而非肢體上的糾纏,還是有本事讓人看得驚心動魄,然後難過不已。

故事說湯唯是個由中國嫁到南韓的美女,丈夫行山行死了,警察朴海日奉命調查。朴海日是對查案極度投入和迷戀的神探,尤其鍾情於監視,也對湯唯一見鍾情,愛到毁滅了自己的專業。別說暴力、別說性愛,指湯唯與朴海日之間的性愛,連比較露骨的對白或行為也沒有。最直接的是,已經要數到朴海日以查案為名,將湯唯的相片貼在當眼處,日對夜對。其餘的細節,全部化在隱晦的對白之中,加入充滿象徵意味的映像。要說娛樂性,是不會似「原罪犯」單刀直入、高潮迭起,亦不會似「下女誘罪」,再多複雜的隱喻,至少也有美到不行的視覺效果。「分手的決心」沒有,最多是山和海,湯唯很美,但美得很自然、很真實,不是精雕細琢的那一種。所以,有理由相信,這不是人人也會喜歡。

我想起「殺謎藏」(Zodiac)。當年電影上映,很多人嗌悶,票房慘不忍睹。他們以為 David Fincher 的查案片,就算去不到「七宗罪」(Seven)的高度,至少也似「心理遊戲」(The Game)。誰知 David Fincher 在尋求轉變和突破,一腳踢開感官刺激的效果,而是完全靜態地追求深度剖析。直到若干年後,在口碑上才開始多了讚好聲音為「殺謎藏」平反。雖然時至今日,我懷疑主流意見,還是比較認可有點行回頭路的「失蹤罪」(Gone Girl)。

「分手的決心」可能像「殺謎藏」?要時間來沉澱出它的味道?即使,它已經替朴贊郁贏了一座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的殊榮。肯求變始終值得表揚,像朴贊郁或 David Fincher 這種方向,有點違背支持者口味,固然需要勇氣;換轉像韋家輝在「神探大戰」的相反方向,由昔日重視人物設計和劇情,反而變成專注拍攝動作場面,又何嘗不是?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

方俊傑,利物浦球迷,前「壹週刊」生活組編輯。主打電影介紹、人物專訪、體育專欄、電視表。著有小說「失戀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