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病人身份,對英國醫療制度的觀察

A+A-
圖片來源:Isaac Fontana/Shutterstock
文:貝立棠
旅居倫敦的博士生

人有生老病死,是自然的定律,始終會有需要看醫生的時候。前特首梁振英說過,如港人移民後,需要放棄香港的醫療福利,肯定會不願意。我不是醫生,但我在倫敦,家庭醫生、私家醫生、急症室、牙醫都看過了,可以從病人的角度,分享一些第一身觀察。

在申請英國簽證時,每個人都要交付一筆移民醫療費(IHS),當時為 5 年 3,120 英鎊。到埗英國後,要嘗試註冊公共家庭醫生(GP),理論上就可以享受國民醫療保健服務(NHS)。一般而言,找到家庭醫生不算困難,但也不算是容易,因為家庭醫生工作繁重,利潤又不高,拒收的情況很普遍。由於我是學生,學校會和指定的家庭醫生合作,所以我的情況相對簡單。

在香港,有些人習慣每當頭暈身㷫,就會向家庭醫生求助。但在英國,為了減輕醫生壓力,第一層的基層保健防線其實是藥房。一般的傷風感冒、敏感症狀,其實吃成藥就很快可以好了,我主觀感覺是英國的藥比較見效。在去年聖誕節,我不幸染上了 COVID-19,症狀非常輕微,有些微鼻水和喉嚨痛,只需要吃感冒藥,2、3 天就痊癒了。

不過較麻煩的,是後來住酒店時得了一種叫疥瘡的皮膚病,即寄生蟲鑽入人體皮膚生蛋繁殖。據說在英國,每月在每 1,000 人裡,就有 1 人染病,這尚算是普遍,但甚少有人提及這疾病。因為當時自己誤以為是皮膚敏感,所以延誤了治療時間,紅疹很快便遍佈手腳。那是我對英國醫療最煩躁的時候,在公眾假期,家庭醫生都會關門,一般人只能在醫院急症室(要排極長隊伍)和私家診所作出選擇。

那時候,我到了一間私家診所,花了極高診金,大約 100 英鎊看病,幸好是香港學生保險的受保範圍。不過看了兩遍後,塗過藥膏,病情反而惡化,疥蟲雖死,但轉為皮膚感染,皮膚大幅度結痂了。於是,我拿醫生的轉介信,嘗試到醫院專科,卻發現大多數都不受理。後來,從一位居英多年的芬蘭學生得知,英國公共家庭醫生的作用,正正是專科轉介。

我按建議找公共家庭醫生,先上載病患照片,第 2 天就有電話問診,確定需要面診後,就預約好時間。幸運地,我遇到的醫生頗有經驗,有在大學任教,很細心地問診,開了一些類固醇藥膏、抗生素藥、抗敏感藥、潤膚藥,很快就好轉了。唯一的小問題是收費,國民醫療保健計劃豁免了應診費,但藥費另計,要自行到藥房購買,而藥房的單據很簡陋,保險公司不受理。

不過,英國醫療制度確實存在很多問題:人手不足、輪候時間超長、部分服務過於昂貴。有 3 分 1 英國人就因為牙科價格高昂而不看病。有一次,我因為食物中毒而到急症室,暈眩、嘔吐、四肢無力,最終在急症室等候 6 小時,看了 30 秒病,拿止嘔藥就走了。看到有醉漢滿頭是血,坐了很久才有人縫針;也看到人病發,在地上不斷抽搐,醫生和護士卻直接走過。

我只能說英國不是一個烏托邦,打開報紙就能感受到當地人的怒火,今個月連醫生都嚷著要罷工了。根據「衛報」報道,新入職的初階醫生人工只有 29,384 英鎊。說英國制度如何完美是自欺欺人,也是離地。有意移居英國的人,要做好期望管理。當然,我又不會認為這一點的港英差異,會顯著得令我卻步。再者,香港醫療制度會變成怎樣,已經沒有人再可以預期得到。

了解制度,走對流程,一樣解決到問題。即使經過 2 場小意外,我還是覺得自己比從前健康強壯了,作息正常,至少周邊環境更理想。將來是要留意酒店清潔,以及小心病從口入,相信會時來運轉。

※ 此欄文章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