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戰記之前:改變人類娛樂史的電腦合成影像技術

A+A-
1993 年的「侏羅紀公園」只有幾分鐘的恐龍鏡頭用上 CGI 技術,卻是電影史上的重大突破 —— 參與製作的光影魔幻工業(ILM)首次以全數碼方式,由骨架開始構建,將恐龍在電影中呈現出來,塑造暴龍脫出的經典一幕;圖為劇照。

香港影星古天樂有份主演兼投資的科幻巨著「明日戰記」,繼續受到香港網民熱烈關注。該電影號稱製作費高達 4.5 億港元,全片有 1,700 多個特效鏡頭,冠絕香港電影史。隨著電腦合成影像技術(Computer Generated Imagery,CGI)普及,人類可以講更多不同種類的故事,亦改變了娛樂工業生態。而這類技術的歷史,其實至今已經長達 70 多年。

在 1902 年,法國電影大師梅里愛(Georges Méliès)拍攝的「月球旅行記」(Le voyage dans la lune)上映,被喻為史上首部科幻電影。由於當時電腦尚未誕生,梅里愛的製作團隊要以手繪定格動畫、膠片疊加等技術,營造出科幻感。到 1946 年,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的莫奇利(John Mauchly)和埃克特(J. Presper Eckert)發明了第一代通用電腦「伊尼亞克機」(ENIAC)。慢慢地,電腦技術的應用變得廣泛,人類的電影史和電腦史也開始交疊起來。

人們開始把電腦技術應用在藝術創作,所謂的電腦合成影像,就是經電腦軟件繪製而成的圖片影像。現時一些專家會把電影世界的電腦合成影像技術史,追溯到 1958 年、由美國殿堂級導演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執導的「迷魂記」(Vertigo)。在電影,希治閣以近鏡拍攝一位角色的眼睛,然後彈出電影名,伴隨而來的是一個不斷轉動的紫色漩渦,同時列出工作人員的名字,漩渦慢慢變大,又出現其他顏色的漩渦,營造出神秘的感覺。

在 1950 年代,電腦技術只能夠做到平面的效果。一直到 1972 年,猶他大學科學家、亦即後來的彼思動畫創辦人卡特姆(Edwin Catmull)製作出「一隻電腦動畫的手」(A Computer Animated Hand)。卡特姆以其左手作模本,在表面以墨水畫上超過 350 個三角型和多邊型,然後電子化和動畫化成人類歷史上第一套立體電腦合成影像技術動畫。自此之後,有關技術的界限被大大拓展,開始走入商業市場。

  • 人類歷史上第一套立體電腦合成影像技術動畫 A computer animated hand

1970 年代是電腦特效走入荷里活主流科幻大片的年代。1973 年,尤伯連納(Yul Brynner)出演的「機械人世界」(Westworld),採用了像素化攝影技術,以模擬出人形機械人的視角,成為首部進行數碼影像處理的長篇劇情片,結果大受好評。到 1982 年,「電子世界爭霸戰」(Tron)便把技術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該電影出現了第一位會說話和行走的電腦合成影像角色,還有第一個全電腦合成背景,其中激光電車的畫面更是經典。

到後來,美國荷里活憑藉電腦合成影像技術,炮製出一套又一套經典,如「星戰系列」(Star War)、「侏羅紀系列」(Jurassic Park)、「哈利波特系列」(Harry Potter)等等,征服全球的電影迷。而電腦特技也不再限於美國,在歐洲、日韓等地,也出產了自家製的科幻奇幻巨著。在香港,1998 年的「風雲」、2001 年的「蜀山傳」的電腦特技場面都成為了經典,「明日戰記」又把香港電影的特效水平推高至新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