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 James Choi,鑽研了 50 部賣出過百萬甚至千萬冊的個人理財暢銷書,比較它們與主流經濟學對儲蓄、開支和投資方面的見解。他發現兩者建議的金融技巧完全相反,正希望設計出融匯兩者觀點的經濟學課程。
他在最近一篇論文 Popular Personal Financial Advice Versus the Professors 中發表結果,提出:經濟學家基於數據理性分析,傾向更理性的建議;而暢銷書大多針對人類混亂而非理性的行為,提供更實用的建議。
債務償還方面就最能看出兩者差異。經濟學家認為應先支付最高利息的債務,以免每月累積更高利息;但像 Dave Ramsey 般的流行作家,大多提出「債務滾雪球」理論,建議先從較小的債務著手。Ramsey 承認這並非最合乎經濟效益,卻關乎建立意志。當看到較小的債務轉趨為零,便較有動力償還其他較大的餘額。
Choi 強調,儘管 Ramsey 的策略在技術上有謬誤,卻未必無效。「就像節食和健身,你可告訴人們一輩子都吃西蘭花和蒸雞;但也可提議偶然吃『欺騙餐』滿足心理,才有動力繼續節食。」
暢銷書從維持動力出發的建議,在學者眼中往往不太合理。例如作者會鼓勵人們無論如何都應將收入的 10% 儲起來,以穩定個人儲蓄率,養成儲蓄習慣。但現實並非一成不變。很多人在 25 歲時的收入只勉強夠付房租,到 40 歲才有能力置業;父母要待子女完成學業,才有較多流動資金。因此,學者們傾向認為年輕人的儲蓄率低,甚至負債,也無可厚非,因他們預計中年儲蓄率會提高。
學者們的「消費平穩」論調,跟暢銷書主張的「儲蓄平穩」背道而馳,甚至就像兩套對立的生活哲學。「儲蓄平穩」講求紀律與實踐,假設人們大多難以在中年時才開始養成儲蓄習慣,那麼趁年輕時作出犧牲也是合理的。
但「消費平穩」的理論,假設生命本身就是終極的稀有資產。將來無人能料,在生活各種突發事和起跌中,追求穩定儲蓄並非最重要。例如,23 歲時與朋友共晉難忘的晚餐,比 73 歲時退休基金中多存幾千元更有價值。以此邏輯,即使日後每隔 10 年甚至每年都要調整儲蓄率,建立短期內讓自己感到舒適和快樂的預算,仍是更好的對策。
這或許是 Choi 的研究最值得深思的地方。個人理財暢銷書以嚴肅對待人性的方式,融合理論和心理學而取得成功,應獲經濟學家的尊重。但那些終其一生都在延遲滿足的人,或終會發現自己積蓄豐厚,但記憶力衰退,在復利的祭壇上犧牲了太多快樂。
那些大受歡迎的個人理財書籍,大可借鑑經濟理論:生活,往往並不只關乎儲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