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香港股票市場表現持續疲弱,恆生指數更加跌穿 15,000 點大關,甚至遠低於 1997 年回歸日的水平。根據最新一份強積金報告,強積金總資產跌穿 1 萬億,其中表現最差的成份基金,2022 年初至今回報更是大跌 40.87%。專家就指出,隨著世界各地的退休保障制度私營化,股市上落甚至會影響人們能否如期退休。
今年 1 月,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就專題報道延遲退休問題。報道指出,對於比較年輕的投資者來說,退休可能是數十年以後的事情,在未來日子仍有機會追回損失,股市震盪對他們的影響可能不算深遠。可是,對於剛退休又或者準備退休的人士而言,股市波動影響可以十分長遠。美國金融服務大學金融學教授 Wade Pfau 警告:「如果在退休早期遇上經濟下行,可以整個退休計劃都偏離軌道。」
一般而言,股票市場不景氣,之於投資者反而是低價買入的良機。可是,這同時意味著人們要以低價賣出持有的產品。當準備退休卻遇上熊市,會出現明顯的「報酬順序風險」(sequence of returns risk),退休人士要「先賠後賺」,而非「先賺後賠」。在這個情況下,即使最終市場波動幅度相同,投資者所得的報酬依然會大大減少。可能到了最後都未能賺回差額,大大影響退休生活的質素。
美國智庫組織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曾在 2009 年發表研究報告,當時美國剛剛經歷金融海嘯,直到該年 10 月,標準普爾指數仍比兩年前的高位低約 29.8%。研究團隊透過 1974 年美國股災的數據作推算,指出 2008 年金融海嘯令前嬰兒潮年代(1941 至 45 年)與嬰兒潮後期(1961 至 65年)出生的人,退休收入分別大跌 20% 和 22%。為了抵銷退休金的損失,很多人需要延遲退休以繼續賺取收入。
近兩年的後疫情經濟危機,對退休人士的影響已陸續浮現。去年,英國保險公司 British Seniors 進行問卷調查,訪問超過 1,500 名年過 50 的中老年人。有 77% 受訪者認為金融危機已經大大影響他們的退休能力。平均而言,受訪者估計自己要延後兩年半才能夠退休。另外有 38% 受訪者認為自己退休後,將會陷入財政困難。22% 受訪者表示,自己已經正式延遲了退休計劃。
城市研究所的報告指出,對於較缺乏被動收入的低薪一族,他們更有需要延遲退休。現時仍缺乏實證研究,了解延遲退休與健康的關係。可是,該組織在 2018 年發表的另一項研究就提到,低收入和低學歷的中老年群組往往更容易遇上健康問題,影響他們能否繼續工作。Pfau 教授向 CNBC 表示,在股災時期,準備退休的朋友只能以更保守的方式規劃支出,也要尋找其他財政資源以作緩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