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戰又反美,德國左右兩派槍頭一致?

A+A-
10 月初,萊比錫一場反對高能源成本和對烏外交的集會中,有示威者所舉的標語牌寫著:「輸送武器來拯救生命?政府認為我們有多頭腦簡單。俄羅斯人也是人。」 圖片來源:Craig Stennett/Getty Images

最近兩個月每逢週一晚上,德國東部數十個城市和鄉鎮都有集會,表達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以至美國從中作梗的不滿。主辦這些抗議活動的團體,既有激進左派,也有民粹右翼。「金融時報」引述專家分析,經濟危機惡化及德俄複雜關係等因素,似乎正化解傳統政治的對抗,融合成一股反對現狀的新力量,只是就民主角度來看,未必是件好事。

在東德第二大城市萊比錫,左右兩派常會同在奧古斯都廣場抗議,彼此只隔了條電車軌。其中一場數百人集會有學生、退休人士甚至一家大小,在場可見左翼橫幅、和平旗幟,以及把戰爭與疫情相提並論的標語。首名發言者直斥「德國正充當專為美國和北約利益服務的傀儡」,又指「對俄禁運政策已徹底失敗,並對我們自己帶來災難」,更形容烏克蘭戰爭是「戰爭販子、軍火公司和奸商的天堂」,博得全場掌聲。

當晚手持「與俄羅斯和平相處」標語的老婦 Sabine Kunze 滿肚怒火,包括指幼稚園童遭煽動「敵視」俄國孩子。「我們想要北約戰爭販子停止在德俄、烏俄之間製造衝突。我們想要正常的天然氣和電力價格。我們想要和平。」來自勃蘭登堡的失業青年 David 亦拿著寫有「傀儡」字樣的總理蕭爾茨頭像,後面還印著「拜登的戰爭」字句。「美國想在俄羅斯作出干擾,德國老百姓正為此付上代價。」

9 月初,右翼政黨「自由薩克森」在萊比錫舉行反對社會及能源政策的示威,有參加者手持外交部長穿著囚衣的圖像,以及「立即開通北溪 2 號」的橫額。 圖片來源:Sebastian Willnow/picture alliance via Getty Images

放眼東德其他地方,無論有何政治色彩的抗議活動,信息都極為相似。上月右翼民粹政黨「德國另類選擇」在柏林舉行的集會,就出現多幅寫上「能源安全和防止通脹 —— 我國優先」的橫額,並有參加者揮俄國旗。而據德國安全部門統計,另一極右政黨「自由薩克森」在 9 月主辦的 23 場集會當中,所喊的口號包括「立即開通北溪 2 號(天然氣管道)」、「團結而非分裂」、「停止通脹、戰爭和新冠之瘋」。

柏林自由大學的政治學家 Hajo Funke 認為:「在這些抗議活動當中,尤其是在德國東部,很多不同的憤慨正在融合起來。從民主角度來看,這種融合非常危險。」他認為值得注意的是,民粹運動如何引導反戰情緒。Funke 解釋,政府的措施有效協助商戶及消費者應對戰爭影響,減緩了這股力量的擴展,惟前景仍難預測,特別是隨著歐洲的難民人數再度急增,以及寒冷天氣到來,民怨有可能攀升。

鄰國奧地利現為德國政界的觀察對象,在中央政府受腐敗醜聞困擾並陷入分裂之際,反戰信息和親俄情緒均於當地流行。多個最新民調顯示,選民們把勞動階層面臨的經濟困境,歸咎於對俄羅斯的制裁和敵意。奧地利政治評論員 Thomas Hofer 表示:「現在整個格局都站在(民粹的)自由黨那邊,相信離他們在民調名列前茅的日子不遠了。」與之關係牢固的德國激進右翼,將密切關注明年 1 月下奧地利的地方選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