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沃斯的起點 —— 結核病療養

A+A-
1903 年,達沃斯的遊客們。  圖片來源:ullstein bild Dtl./Contributor

瑞士格勞賓登州(Grisons)達沃斯(Davos),一個與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WEF)年會掛上等號的地方。不像其他國際峰會,每年或定期在世界不同地方舉辦,WEF 必在達沃斯。當地只是人口 1.1 萬的瑞士小鎮,何以由 19 世紀的偏遠山村,蛻變成政商界領袖每年必訪之地?一切要由個多世紀前的嚴重流行病結核病,以及德國醫生斯賓格勒(Alexander Spengler)說起。

1849 年,來自德國的斯賓格勒中尉參與巴登大公國(Grand Duchy of Baden)的革命,後來以政治難民身份抵達瑞士。斯賓格勒在蘇黎世接受醫學訓練,並於 1853 年來到海拔 1,500 米以上的雪山村莊達沃斯,擔任當地鄉村醫生;兩年後入籍成為瑞士公民。斯賓格勒在達沃斯從醫早期,每日要到分散在高山山谷各處的地方為病人看診。當時結核病已是歐美地區的流行病,估計殺死歐洲約 4 分 1 成年人口。斯賓格勒也開始嘗試不同的治療方法,他在達沃斯居民身上觀察到奇特現象 —— 沒有人染上結核病。

前身為結核病療養院的 Schatzalp 酒店。 圖片來源:路透社

斯賓格勒發現當地人都有「美麗、勻稱的身體,胸部隆起、心肌強壯」;人們十分矯健,走在陡峭的山路上「不流汗或氣喘」,令他驚奇。他在觀察過後得出結論:高海拔氣候能預防及治愈結核病。斯賓格勒建議:「應鼓勵患者盡可能留在戶外。根據人們的病情,利用山區稀薄空氣的治療能力,以最佳方式結合休養和活動。」他的治療方式於 1860 年代初在醫學界引起軒然大波;當時主流醫學理論是,結核病患者需在地中海溫和氣候中接受治療。

1865 年,斯賓格勒迎來兩個病情嚴重的結核病患者:來自德國的 32 歲醫生 Friedrich Unger,和 24 歲書販 Hugo Richter。二人在德國一家結核病療養院待過幾年,未見起色,聽到關於斯賓格勒的傳言後不惜在冬季到達沃斯尋求治療。據指,花上整個冬天呼吸山區新鮮空氣的二人,身體狀況迅速改善;斯賓格勒的名聲也因為兩位康復者作為「生招牌」而大大改變。歐洲各地病人開始聚到當地求醫。

斯賓格勒的成功,更吸引外國投資者進場。1868 年,荷蘭商人 Willem Jan Holsboer 便與斯賓格勒一同創立首家大型療養酒店,治療結核病人之餘,也揭開達沃斯的旅遊新一頁。Holsboer 還在 1890 年負責修建從州內另一城市蘭德夸特(Landquart)到達沃斯的鐵路;1900 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Thomas Mann 小說「魔山」(Zauberberg)的取景地 Schatzalp 療養院,亦告建成。數十年內,酒店、療養院、別墅配套,加上夏冬兩季的運動遊客、尋求療養的客人紛紛來到,貧窮山區小村亦發展成時尚城市。儘管如此,有份開創達沃斯繁華一頁的斯賓格勒,終其一生仍為窮人服務。貧困患者可以到斯賓格勒創立、伯恩女執事負責營運的 Alexander House 接受治療。

斯賓格勒在 1901 年去世。「時代」雜誌曾在 1972 年的評論形容:「在高處不勝寒的療養院靜修所,看待生活的視角會有變。在死亡的陰霾中、在巨大而異乎尋常的阿爾卑斯山下,人類的鬧劇顯得微不足道。這種孤立,凸顯了人類的愚蠢荒唐,以及對蠅頭小利的執著。」這或者解釋了,為甚麼施瓦布(Klaus Martin Schwab)在 1971 年創辦 WEF 的前身歐洲管理論壇後,會選擇在達沃斯舉辦這種國際會議。

從斯賓格勒開始,與世隔絕的山區小鎮開始接收四方八面的結核病人;到「魔山」故事發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療養院已住著反映戰爭是如何觸發的一眾院友;再到今天變成雲集全球領袖的論壇。如果沒有斯賓格勒的足跡,今天的達沃斯面貌相信大有不同,施瓦布想必不會在默默無聞的地方找到開放與合作的「達沃斯精神」。